凄风夜夜打空林。金锁烟寒上绣衾。
春滞莺黄未敢鸣。倍多情。寄恨鹍丝三两声。
凄风夜夜打空林。金锁烟寒上绣衾。
春滞莺黄未敢鸣。倍多情。寄恨鹍丝三两声。
这首《忆王孙·雪夜即事》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女诗人商景兰所作,描绘了雪夜中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先,“凄风夜夜打空林”,开篇便以“凄风”点明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夜夜的风声在空旷的树林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金锁烟寒上绣衾”,将视线转向室内,寒气透过门窗,使得原本温暖的绣被也显得冰冷,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两句通过自然环境与室内场景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春滞莺黄未敢鸣”,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此时却因某种原因(可能是外界的严寒或是内心的忧愁)而使黄莺不敢鸣叫,仿佛连自然界的生命都感受到了主人的哀伤。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倍多情。寄恨鹍丝三两声”,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在这样的夜晚,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某人的思念与牵挂,这种情感无法言表,只能通过“鹍丝”——一种象征着深情与哀愁的乐器发出的三两声琴音来寄托。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忆王孙·雪夜即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夜的凄美景象和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慰情涉林坰,乘霁得观穫。
人烟广莫野,十数即墟落。
黄云错蒲苇,弥望际丛薄。
沮洳自古然,潴防恃力作。
物穷例返本,敦俗孰农若?
耘耔以俟天,操蹄愿已约。
营田有遗迹,稍稍事芟斫。
犹似陶江佃,羡君好腰脚。
平生习畴垄,老顾无住著。
休日亦自难,相从一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