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上方归柬赞虞》
《自上方归柬赞虞》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老尚携朋到上方,后公已是一年强。

云梯猿引犹能上,阴洞蛇行幸免创。

有兴再来还我共,兹游所欠要天偿。

奇岩夹涧无飞瀑,好树弥山未著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上方(可能指寺庙或高处)的场景,以及对沿途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

首联“老尚携朋到上方,后公已是一年强”开篇即点明了人物关系和时间背景,诗人虽年老但仍与朋友一同前往高处,显示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的“后公”可能是对友人的尊称,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已经持续了一年的时间。

颔联“云梯猿引犹能上,阴洞蛇行幸免创”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诗人通过“云梯”、“猿引”、“阴洞”、“蛇行”等形象生动的词汇,展现了攀登过程的艰难与险峻,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其中,“幸免创”一词则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生命安全的庆幸。

颈联“有兴再来还我共,兹游所欠要天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他希望有机会再次与友人一同出游,共享这份难得的体验,并认为这次旅行的某些遗憾需要由上天来弥补,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尾联“奇岩夹涧无飞瀑,好树弥山未著霜”是对自然景色的最后描绘。诗人注意到岩石与溪流间的独特景观,以及山上树木的茂盛,但并未提及瀑布和霜冻,这或许暗示了他对这些常见景象的习以为常,更侧重于发现和欣赏那些不那么显眼却同样美丽的细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真挚情感,既富有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时期文人雅士游历山水、抒发情怀的典型之作。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赠朱师裕

相府违离二十年,弁兮突见外孙贤。

故因高韵如袁粲,岂但雄文似史迁。

兵甲喧豗征马地,音书断阻去鸿天。

因君略得平安信,诸老无多重怆然。

(0)

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其五

大别登秋兴,南楼望战尘。

兴亡元有数,生死不无神。

将相名千古,儿孙近百人。

生灵活亿万,报岂止公身。

(0)

湖上喜晴

人閒尘不到,别是一清凉。

雨足千峰净,风薰百草香。

阴森穿茂密,汩㶁溯深长。

想见吴中路,连天尽绿秧。

(0)

寓杭久无诗长至后偶赋怀归五首呈仁近仲实·其五

酒朋诗友遍人寰,大半彫零丧乱间。

野曝尚分黄道日,春耕欲老紫阳山。

少年多病岂知寿,晚节忍穷才得閒。

身隐乱云万重外,谁能书札问柴关。

(0)

寄老山张鹏飞御史

通袖风霜手,挥毫雅颂音。

柄臣曾见惮,素士许同吟。

包括沧溟浅,蜚腾岁月深。

一朝梦惟肖,槁草仰商霖。

(0)

读方处士墓志挽诗题其后阎集贤承旨文赵翰直书傅学士序

瑰文宝翰勒坚珉,薤露诸篇序更新。

凤阁鸾台三学士,羊裘鱼钓一诗人。

登金竞奋凌云笔,埋玉如瞻垫雨巾。

逢掖的过二千石,九原不死气如神。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