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卯八月五色云见潮东南》
《丁卯八月五色云见潮东南》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卿云五色现潮东,万里浮光想亦同。

凤啸山河瞻翼凤,龙飞天地庆从龙。

瑶华泛斗笼梧树,瑞气凝秋绕桂丛。

已卜贤书应出类,定知廷对集群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色云彩在潮东南方显现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与感慨。首联“卿云五色现潮东,万里浮光想亦同”以“卿云”比喻五色云彩,点明其颜色丰富,同时暗示这种现象在广阔的天空中可能普遍可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广泛认知和欣赏。

颔联“凤啸山河瞻翼凤,龙飞天地庆从龙”运用了凤、龙这两个传统象征物,分别代表吉祥和尊贵,通过“凤啸”和“龙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祥瑞之兆的出现,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庆祝之情。

颈联“瑶华泛斗笼梧树,瑞气凝秋绕桂丛”进一步渲染了祥瑞之气的弥漫,将五色云彩比作瑶华(美玉),在星斗之间飘荡,又以梧桐树和桂花丛作为承载瑞气的背景,营造出一种高雅、清新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尾联“已卜贤书应出类,定知廷对集群雄”则转而表达对人才的期待与赞美,预示着在这样的祥瑞之兆下,必将涌现出杰出的人才,并在朝廷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群雄中的佼佼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色云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寓意,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对社会和谐、人才辈出的深切期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清明日与范季实诸人过胥泽民别墅小集二首·其一

水满双飞白鹭,花深百啭黄鹂。

寒食清明过了,一川烟草离离。

(0)

达臣议承饷石耳

穷秋客舍风雨凄,破釜生鱼甑有衣。

故侯未种东陵瓜,饿夫欲采西山薇。

岁晚黄精可疗饥,故园万里天一涯。

未辨登山拾瑶草,且复从公茹石芝。

(0)

仙游山九日叹逝二首·其二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

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生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

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0)

返魂梅次苏藉韵·其四

鼻根无奈重烟绕,偏处春随夜色匀。

眼里狂花开底事,依然看作一枝春。

(0)

闺情

壁间卫玠眉目是,膝下枚皋言语真。

纵使无情似郎主,那能对此不沾巾。

(0)

江上

沅陵春尽草萋萋,忽见扁舟系柳堤。

谁寄愁心与明月,肯随君到夜郎溪。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