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贱肠枵破褐单,傍人门户活饥寒。
自从毁齿初成券,直至长须尚不冠。
冷炙时沾筵上馂,秃芒旋扫臼边残。
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
少贱肠枵破褐单,傍人门户活饥寒。
自从毁齿初成券,直至长须尚不冠。
冷炙时沾筵上馂,秃芒旋扫臼边残。
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奴生活状况,通过对他日常境遇的刻画,展现了其悲惨与无奈。诗中“少贱肠枵破褐单”一句,表明老奴衣衫单薄而且破旧,不堪寒冷;“傍人门户活饥寒”则形象地表现了他在门外挣扎求生存的艰辛。
“自从毁齿初成券”指的是老奴牙齿已经脱落,从年轻时就开始为主人服务,直到现在仍未获得自由。长须尚不冠,意味着即便头发斑白也未曾享受过正常的生活与尊严。
“冷炙时沾筵上馂”描绘了老奴为了温暖而不得不躲在主人家的炉火旁取暖的情景;“秃芒旋扫臼边残”则是他无事可做,只能去清理家中的灰尘,表明他的生活境况之艰难。
最后两句“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通过对比,指出即便在过去有机会获得权势与尊荣(封侯印),如今也只能被人冷眼相待,连站立的位置都没有。
这首诗通过对老奴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示了底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和社会阶级的固化。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这种现实的同情与批判。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宝刀截流水,无有断绝时。
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
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
埽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
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
游云落何山,一往不见归。
估客发大楼,知君在秋浦。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
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
曲度入紫云,啼无眼中人。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
安得秦吉了,为人道寸心。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买陂塘、尽栽莲种,白莲花比红好。
贪伊多藕休伤叶,看作露房偏早。花卖了。
把叶叶、香萝包饭尝新稻。芙蓉半槁。
又子乳茨菰,笋肥茭白,生满接洲岛。
荷花荡,似向姑胥取到。菱歌禁得多少。
鵁鶄鸂鶒休争宿,尽有五湖烟草。君莫笑。
舟上女、搴裙踏藕多娇小。莲茎弄倒。
令谁佩风裳,三秋历乱,蒲柳笑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