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江乡处处同,年来生计巳皆穷。
为兴蚕茧舒民困,补救群推第一功。
纺织江乡处处同,年来生计巳皆穷。
为兴蚕茧舒民困,补救群推第一功。
这首诗赞美了刘谦山邑侯的德政,以纺织江乡的生计困境为背景,表达了对邑侯通过兴办蚕茧业来缓解民众困苦之举的高度赞扬。诗中“纺织江乡处处同,年来生计巳皆穷”描绘了江乡纺织业普遍面临的经济困境,反映出当时社会民生的艰难状况。“为兴蚕茧舒民困,补救群推第一功”则高度评价了邑侯通过发展蚕茧业来解决民众生计问题的举措,认为这是对民众最大的帮助和救济,体现了邑侯的仁政与担当。整首诗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邑侯德政的深切赞赏之情。
尝读老杜徐卿二子诗,彷佛亲见二子奇。
公家有子更奇特,我才非杜将何为。
秋风泠泠剪双桐,神如玉树邻清风。
试看骨相有如此,定知不与常人同。
只今周期已卓异,颖悟偏能了人意。
迎人作礼如成人,我有豚儿却增愧。
吾闻仁者后必昌,此儿异日谁能量。
生子堕地四方志,假以数岁应腾骧。
徐卿之诗空自好,名位当时竟无考。
我诗虽拙宜有徵,若比前人当压倒。
君欲乞我汤饼歌,谫才无奈强吟哦。
我欲乞君补汤饼,君也须当一笑领。
小园远尘市,水竹颇幽深。
上有枝柯稠,下有灌莽深。
有鸟名不识,结巢在其阴。
日夕勤哺雏,啁哳多清音。
吾意怜此鸟,不异笼中珍。
不敢语人知,惧有儿童侵。
野狸孰告汝,窃伏伺无人。
睢盱欲攀缘,探巢恣噬吞。
幸我适见之,恻然为惊奔。
急为驱之去,爱护意弥勤。
黄口亦易长,旬日毛羽新。
随母共上下,喧呼各欣欣。
好生物我同,并育天地仁。
及物岂吾力,聊以慰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