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家三十六韵》
《别家三十六韵》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出门数百里,犹作乡里看。

计我在乡里,十年无三年。

前庭新种槐,高已齐屋巅。

后圃野菜多,偶来尝其鲜。

今朝走京洛,计里云三千。

转似初出门,惘惘增烦煎。

高堂视行箧,谋画穷琐纤。

如遣新嫁娘,衣袜务其全。

病妻苦缝纫,皲手不得閒。

竹月已过廊,剪灯犹迟眠。

阿弟散塾归,诸妹行齐肩。

索我市带佩,下及花粉钿。

阿兄他日归,使我身手妍。

小儿三尺长,转侧吾膝前。

倚膝静辄睡,泥膝娇缠绵。

阿爷他日归,读书当连篇。

从知家室乐,富贵难夺权。

慰之欢喜辞,恐使心悲酸。

亦恐悲我心,笑语迭相欢。

天地入残腊,荒草浩平原。

骤转东北风,催上江干船。

上拜高堂亲,高堂无烦言。

但言昨宵语,在尔心腑间。

弟妹及妻子,各各手相牵。

但言君所需,要者裘与毡。

馀置行箧中,一一有绪端。

邻里走相送,饮我酒一樽。

送我至江干,江上潮如湍。

今宵我有梦,梦见江上山。

山下孤城悬,吾屋城南偏。

屋中数灯火,修竹环娟娟。

亦知竹中人,梦我江上烟。

梦我江上烟,梦我沙中田。

田中沙磷磷,江上泉溅溅。

我行日渐遥,我泪空汍澜。

寄语南来鸿,为我书频传。

(0)
鉴赏

此诗《别家三十六韵》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诗人离家赴京洛时对家庭和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家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家人的不舍。诗人通过描述家中亲人的一系列活动,如妻子的缝纫、儿女的玩耍、父母的关怀等,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场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家人能共享富贵,同时也预见到离家后的孤独与思念。

在离家之际,诗人感受到了家人的深情厚意,他们为远行的诗人准备衣物,关心着他的生活需求。邻里间的送别,一杯酒的温暖,都让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温情。然而,随着舟车的启程,诗人的心也随之飘向远方,对家的思念愈发强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离家之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在离别与思念之间,诗人试图寻找安慰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灯花

一点寒釭照,楼头夜鼓挝。

报人初缀玉,戏我只空花。

身已遗荣辱,灯应误逞誇。

焚膏畴昔事,墙角几檠斜。

(0)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

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

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0)

答梅圣俞灵乌赋

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

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恤赋灵乌。

(0)

田家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0)

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其一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0)

颍州初别子由二首·其二

近别不改容,远别涕沾胸。

咫尺不相见,实与千里同。

人生无离别,谁知恩爱重。

始我来宛丘,牵衣舞儿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过秋风。

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无穷。

问我何年归,我言岁在东。

离合既循环,忧喜迭相攻。

语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

多忧发早白,不见六一翁。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