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无声月一钩,白云飞尽水悠悠。
凭栏厌听清商曲,目断天南树树秋。
万籁无声月一钩,白云飞尽水悠悠。
凭栏厌听清商曲,目断天南树树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悲凉的江边秋夜景象。首句“万籁无声月一钩”以“万籁无声”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一轮孤月如钩悬挂于空中,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孤独。接着,“白云飞尽水悠悠”一句,通过白云消散,展现出水面的广阔与悠长,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凭栏厌听清商曲”中,“凭栏”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倚靠栏杆的姿态,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厌听”则表明了诗人对某种音乐或情境的反感,这里的“清商曲”可能是指哀怨的乐曲,与整个画面的氛围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悲凉情感。
最后一句“目断天南树树秋”将视角拉远,诗人凝望天际南边的树木,满眼都是秋色,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感慨与思考,情感深沉而不失诗意,展现了明末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绝冥万丈深,积翠淩空危。
清涧月自浴,孤芳人不知。
石骨溜香髓,松苓涌凉脂。
忽然青云阴,见此白玉姿。
冉冉露痕重,漼漼雪花滋。
淑气注阳鼎,甘津灌华池。
开经拜修静,得道推安期。
聊欲燕其阳,饱食五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