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绡乍试依微巧,蜡白仍随掩苒春。
忽得新诗知节物,衰迟浑似梦中人。
轻绡乍试依微巧,蜡白仍随掩苒春。
忽得新诗知节物,衰迟浑似梦中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微妙的画面。"轻绡乍试依微巧",诗人以轻盈的薄纱比喻初春的清新与娇嫩,如同女子试穿新衣般含蓄而精致。"蜡白仍随掩苒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渐进,蜡白色的景象象征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但又带着几分朦胧和悄然。
"忽得新诗知节物",诗人通过收到朋友的新诗,感知到季节的变换,诗中的新意如同春的气息,让人心生欣喜。然而,最后一句"衰迟浑似梦中人",却透露出诗人的感慨,感叹自己年华老去,仿佛在梦境中看到春光,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自我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和岁月流转的敏感与感慨,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深沉的人文情怀。
水深深,山重重,前溪后岭万苍松。
我来秋雨霁,夜宿深山中。
霜寒千里龙蛇怒,岩谷萧条啸貔虎。
波涛漾漾生秋寒,碧落无云自飞雨。
珑珑兀兀惊俗聋,馀韵飘萧散碧空。
悠然策杖出门去,方知万壑生清风。
清欢一夕无今古,句引幽人风雅句。
那堪更被山头月,团圆挂在青松树。
湖光荡片云,上下照空碧。
澹然清波间,一雨洗秋色。
空江送残钟,馀霞映石壁。
亭亭孤月开,天水如不隔。
丛树忽掩映,烟中鸟语夕。
招要登古亭,列坐据危石。
草根滋露光,满林泫深白。
夜半清籁鸣,境喧意弥寂。
倚柱思重裘,凭栏岸轻帻。
梦醒单床寒,微闻松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