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拥中流翠作堆,四围竹树郁崔嵬。
殿前云向檐牙出,门外潮从海口来。
乞食僧归斋鼓动,打碑人去渡船开。
焦公羽化将名迹,付与瞿昙亦壮哉。
山拥中流翠作堆,四围竹树郁崔嵬。
殿前云向檐牙出,门外潮从海口来。
乞食僧归斋鼓动,打碑人去渡船开。
焦公羽化将名迹,付与瞿昙亦壮哉。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秀美景象和独特的氛围。首句"山拥中流翠作堆"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环绕江流,满目翠绿的画面,犹如堆积的翡翠,展现出山的生机和水的灵动。次句"四围竹树郁崔嵬"进一步描绘了竹林树木的茂盛和山势的雄伟。
第三句"殿前云向檐牙出"运用拟人手法,写云彩仿佛从宫殿的屋檐上冒出,增添了神秘感。第四句"门外潮从海口来"则借潮水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与山势相映成趣,显示出山的静谧与海的动态之间的和谐。
第五句"乞食僧归斋鼓动"描绘了僧侣们结束劳作,寺内响起斋鼓的场景,体现了宁静的宗教气息。最后一句"打碑人去渡船开"则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渡船的开启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焦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以及诗人对焦山历史人物焦公的敬仰,认为其羽化后留下的名迹和瞿昙(可能是佛教名词,指佛陀)的壮丽传说相得益彰,表达了诗人对焦山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