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登山屐,扪萝也上跻。
石梁分鸟道,苔径过云霓。
梵宇千花里,秋声万籁齐。
周游兴未尽,钟磬度前溪。
不著登山屐,扪萝也上跻。
石梁分鸟道,苔径过云霓。
梵宇千花里,秋声万籁齐。
周游兴未尽,钟磬度前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攀登高僧所居寺院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感受。首句“不著登山屐,扪萝也上跻”以一种轻松自在的姿态开始,诗人并未着意于登山的工具,而是直接用手攀援藤蔓,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接着,“石梁分鸟道,苔径过云霓”两句,通过对比石桥与鸟道,苔藓小径与云雾,不仅描绘了山路的崎岖与幽深,也暗示了通往灵性的道路并非易行。
“梵宇千花里,秋声万籁齐”则将视线转向了目的地——云居上寺。在千花环绕之中,寺庙显得格外庄严而宁静,秋日的风声与各种自然声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周游兴未尽,钟磬度前溪”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满足与留恋,即使已经到达目的地,内心的喜悦与探索的欲望仍未消散,仿佛寺庙中的钟磬之声也随着溪流,传递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宗教体验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