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纪赐四十首·其二十一赐新刻韵府群玉》
《纪赐四十首·其二十一赐新刻韵府群玉》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策府群书代所耽,珠英玉屑卷中探。

曾闻乙夜开芝检,敢望彤庭锡宝函。

子孺休称三箧记,庄生漫向五车谈。

从前亦恐酬清问,浩瀚青藜阁上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纪赐四十首》中的第二十一首,主题为“赐新刻韵府群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首句“策府群书代所耽”,以“策府”象征藏书之处,表达诗人对书籍的痴迷之情。“珠英玉屑卷中探”则进一步描绘了在书籍中寻找珍贵知识的情景,将书籍中的内容比作珍珠与美玉,形象地表现了知识的宝贵与诗人的求知欲。

“曾闻乙夜开芝检,敢望彤庭锡宝函”两句,通过引用古代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获得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权威的认可。这里“乙夜”指深夜,“芝检”和“彤庭”都是古代象征知识和权力的场所,“宝函”则代表珍贵的书籍或知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虽不敢奢望获得如此珍贵的知识,但内心深处对知识的向往和尊重。

接下来的“子孺休称三箧记,庄生漫向五车谈”两句,通过引用子孺和庄子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子孺的故事通常与藏书有关,而庄子则以善于谈论学问著称。这两句诗暗示了知识的海洋深不可测,即使是子孺和庄子这样的学者也难以穷尽。

最后,“从前亦恐酬清问,浩瀚青藜阁上参”表达了诗人面对知识的浩瀚无垠时的谦逊态度。他担心无法回答那些高深的问题,只能在“青藜阁”——一个象征知识殿堂的地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无限性的敬畏和谦逊的态度。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次韵倪文举芮国器扁舟见过溪上之作

顿有两玉人,风流晋宋间。

况复子倪子,妙思轻小山。

访我相后先,知我倦飞还。

僮仆怪主人,羁絷如在闲。

何曾得此客,能使意绪宽。

从今望仙舟,我门肯常关。

春风孔郎溪,松下荆可班。

(0)

钱逊叔见示小诗次韵·其四

且复江西度岁年,会须投老剑南川。

日长一局枯棋罢,卧看儿童学意钱。

(0)

为超然道人作云卧庵·其一

窣堵西头屋数楹,知君卧占一溪云。

老夫亦有缘云兴,应为情亲肯见分。

(0)

示龟山平老·其二

水横绝浦曾争渡,浪打船头又少留。

安得一舟淮上钓,水生水落任沉浮。

(0)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其三

汉阁重来鬓已苍,故交强半上鹓行。

鸣鞭送与黄封酒,似唤幽人入醉乡。

(0)

梅花八首·其五

江南岁晚雪漫漫,涧谷梅花巧耐寒。

幸有幽香当供给,不辞三载滞西安。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