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乐府.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新乐府.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乐府曲辞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

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

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

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自云乡管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著皮裘系毛带。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

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

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

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

念此吞声仰诉天,若为辛苦度残年。

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

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

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0)
注释
缚:捆绑。
戎人: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被俘的西戎士兵。
矜怜:怜悯。
吴与越:古国名,位于东南地区。
黄衣小使:指负责押送的低级官员。
金创:刀箭等兵器造成的伤口。
徒行:步行。
交河:古地名,位于今新疆,此处代指西戎故地。
齐声:一起,同时。
凉原:古地名,即今天的甘肃一带。
大历年中: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没落蕃:被俘到吐蕃。
皮裘: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吐蕃地区的服饰。
敛衣:整理衣服。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象征荒凉之地。
鼙鼓:古代军中的战鼓。
游骑:巡逻的骑兵。
卑湿地:地势低洼潮湿的地方。
防备:防范,戒备。
翻译
捆绑着的西戎俘虏啊,耳朵穿孔脸颊破烂,被押送到秦国。
皇帝怜悯不忍心杀他们,下令迁移到东南的吴越之地。
身穿黄衣的小官吏登记名字,带领他们离开长安,乘坐驿站马车前行。
他们身上带着伤痕面容憔悴,拖着病体每天只能走一个驿站。
早晨吃饭因饥饿口渴而狼吞虎咽,夜晚躺下又忍受着腥臊污秽的床席。
忽然看见江水,想起遥远的交河,他们垂下手齐声呜咽歌唱。
其中一个俘虏对其他俘虏说,你们的苦难不算多,我的更多。
同行的人询问他,他想说话却气息愤愤不平。
他说自己家乡原本在凉原,大历年间被俘到吐蕃。
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被迫穿着皮裘,腰系毛带。
只允许在正式场合穿汉服,私下里整理衣帽时默默流泪。
他暗自决定秘密策划归乡,不让吐蕃的妻子儿女知道。
担心年老体衰无法归回,他庆幸自己还有些体力。
害怕年岁增长归乡无望,他冒着生命危险逃回来。
白天躲藏,夜晚行走穿过大漠,阴云、月黑、风沙恶劣。
经过荒凉的青冢,寒冷稀疏的草丛,偷渡黄河的薄冰。
突然听到汉军的鼓声,他在路边出来再次拜迎。
巡逻骑兵不听他讲汉语,将军就把他当作吐蕃俘虏。
分配到东南低洼潮湿的地方,肯定无人关心,只有防范。
想到这些,他只能吞声忍泣向上天申诉,如何度过这艰辛的余生。
凉原的故乡和井泉无法再见,胡地的妻儿也被白白抛弃。
被吐蕃囚禁思念汉土,归汉后又被劫持成为俘虏。
早知如此,后悔归来,两地的痛苦还不如一处。
我是被捆绑的西戎俘虏,其中的辛酸无人能及。
自古以来这样的冤屈或许没有,汉人的心,吐蕃的身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俘被迫远离家乡、深受煎熬的痛苦心境。通过对比汉族与蕃虏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强烈的怀乡之情和民族认同感。诗中多次出现“缚戎人”的叠句,不仅突出了战俘的悲惨处境,也凸显了他们在异地的孤独无助。

诗人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如“耳穿面破驱入秦”、“身被金创面多瘠”等,生动地描绘了战俘所受的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同时,诗中不乏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汉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如“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等句,展现了诗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也颇为精彩,如“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这些景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深化了战俘漂泊异乡的孤独与凄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俘生活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于边塞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离乱之感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中期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冲突,是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写照。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参知洪公举骆侍御吴中丞朱比部同入贤祠喜而有作

庙祀新裁日月悬,千秋舆论协名贤。

高风惨淡三君列,大典荧煌八邑传。

俎豆并陈丹雘底,旌旗同曳翠屏前。

乡闾不尽抠衣思,倚和犹能笔似椽。

(0)

送王永叔入都四首·其一

大旆翩翩越水滨,朝天白马向枫宸。

飞扬跋扈千秋思,磊砢峥嵘八尺身。

兴里平原宁计日,欢来河朔动经旬。

谁言綵笔偏词赋,已卜螭头气象新。

(0)

区太史用孺招同屠田叔胡孟韬曾人倩崔子玉谢天章高正甫张孟奇夜集得霞字

青荧藜火隔窗纱,咫尺瀛州路未遐。

执戟共誇中秘馆,飞觞频入近臣家。

毫端丽赋燕台雪,座上雄谈碣石霞。

不道罗浮天万里,玉堂清夜看梅花。

(0)

丘计部汝谦

萧萧残叶揽吴钩,才子临风忆旧游。

客路远过湘水宅,离心独上武昌楼。

黄陵日落千花暮,赤壁云生万苇秋。

岸岸啼猿江色里,不堪重系木兰舟。

(0)

送胡计部督饷仪真时二山人将南归

旌旆遥遥海色开,燕城春雪照离杯。

分耕乍息秦兵战,转饷仍劳汉使才。

京口云山围省署,广陵花月傍楼台。

烟涛极目淮流阻,绝塞谁传锦字回。

(0)

俞羡长留集斋中毕出新稿索观卒业赋赠

忆罢葵丘会,谁操碣石盟。

中原无独步,上国有同声。

草莽元仙籍,山林即帝城。

玄亭窥老宿,白社领时英。

赋撷潘张誉,诗参鲍谢评。

凌风吴咏擅,和雪楚才惊。

饮石千钧锐,披沙百鍊明。

虹霓流巨轴,云雾拥高旌。

岁俭担簦出,时违蹑屩行。

迷花居北院,乞米傍西京。

郭泰联舟思,陈登卧榻情。

天遥频伐木,地僻祗班荆。

绿蚁穷途汎,苍龙大泽鸣。

踟蹰悲老骥,寂寞语流莺。

旧业惭玄晏,新知狎正平。

皇皇鲁中盖,一为美人倾。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