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凉夜雨,坐见湿萤飞。
熠熠依书幌,辉辉映客衣。
处囊惊火灼,照牍恨光微。
车胤功成后,秋风得意归。
青山凉夜雨,坐见湿萤飞。
熠熠依书幌,辉辉映客衣。
处囊惊火灼,照牍恨光微。
车胤功成后,秋风得意归。
此诗描绘了夜晚雨后,山色清凉,萤火虫在湿润的空气中飞舞的景象。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萤火虫在书帷旁闪烁,照亮客衣的瞬间,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融入了历史典故。"处囊惊火灼,照牍恨光微"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车胤囊萤读书的故事,表达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与对光明的向往。全诗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淩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
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
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
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
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
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
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
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高栋虚窗五月凉,客来扫地旋焚香。
白云低绕明月观,涨海东流清暑堂。
病久渴心思沆瀣,梦回馀念属潇湘。
老人夫妇修行久,此处从今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