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淩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淩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过九华山》,诗人南迁途中独自游览江南山水,感叹孤舟独行,僮仆稀少,行程艰难。他在破窗后眺望,被九华峰的雄奇所震撼,想象峰顶的九仙人超凡出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之情,却意识到与高士的距离遥远,只能倾听松风,想象他们的隐逸生活。他渴望像松根下的茯苓一样,洗净尘世,过着清静的生活。然而,这样的隐士难以寻觅,诗人只能在山中徘徊,期待有一天能摆脱尘世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岩室之中。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