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栋虚窗五月凉,客来扫地旋焚香。
白云低绕明月观,涨海东流清暑堂。
病久渴心思沆瀣,梦回馀念属潇湘。
老人夫妇修行久,此处从今是道场。
高栋虚窗五月凉,客来扫地旋焚香。
白云低绕明月观,涨海东流清暑堂。
病久渴心思沆瀣,梦回馀念属潇湘。
老人夫妇修行久,此处从今是道场。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静谧而清幽的画面。诗人苏辙在五月的高大屋舍中,感受到凉爽的微风,客人来访时,他清扫地面并焚烧香料,营造出一种简朴而雅致的氛围。窗外,白云低垂,环绕着明亮的月观,海潮东流,为清凉的暑日增添了几分宁静。
诗人心中因久病而渴望甘露般的沆瀣(指美酒或甘露),梦醒后仍牵挂着远方的潇湘之地。他与老伴在此修行已久,这所房子仿佛成为了他们精神上的道场,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修行的成果。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我来劝农值春雨,傍人笑我身蓝缕。
我身蓝缕分当然,唯有担夫愁艰阻。
汝担夫,听我语,桑麻谷粟生于土。
若非雨泽滋发生,粒食片衣谁付与。
岂不见田间耕耨人,泥涂深没股。
晓露湿云鬟,歌笑采桑女。
他时蚕麦倍丰成,罗列瓮盎鸣机杼。
一旦雨泞不为劳,当念耕农蚕妇终岁服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