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中五咏·其二野望宴集》
《越中五咏·其二野望宴集》全文
宋 / 林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碧树阴秾曲沼滨,赏心何处乐游频。

东吴景物兰亭晚,西洛烟光梓泽春。

香散落梅忘怨笛,绿铺幽草妒芳茵。

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

(0)
翻译
茂密的绿树环绕弯曲的池塘边,何处的美景能让人如此频繁地游乐。
在东吴的夜晚,兰亭的景色如画;西洛的春天,梓泽烟光朦胧。
梅花飘香,笛声中忘记了怨恨;绿色的草地,嫉妒着芬芳的茵茵地毯。
风云变幻难以捉摸,暂且学着阳池的样子,倒映水中以自得其乐。
注释
碧树:茂盛的树木。
阴秾:浓密繁盛。
曲沼滨:弯曲的池塘边。
东吴: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指代江南。
兰亭:著名的园林,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晚:傍晚时分。
香散落梅:梅花香气飘散。
忘怨笛:笛声中忘记烦恼。
风云流散:风云变幻。
苦无定:难以捉摸。
阳池:古代池名,此处比喻水面。
倒载身:倒映在水中。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槩的《越中五咏(其二)野望宴集》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景。首句“碧树阴浓曲沼滨”展现了浓郁的绿色树荫围绕着弯曲的池塘,环境清幽宜人。次句“赏心何处乐游频”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频繁游赏的愉悦心情。

接下来,“东吴景物兰亭晚”将读者带到了东吴地区,晚间的兰亭景色如画,暗示了聚会的文人雅趣。“西洛烟光梓泽春”则转至洛阳,通过烟光和春色,描绘出梓泽的繁华与生机。

“香散落梅忘怨笛”一句,借梅花飘香和笛声的消散,传递出一种淡然超脱的情绪,仿佛连怨恨都随着笛声消逝。“绿铺幽草妒芳茵”进一步描绘了草地的翠绿与芬芳,以幽草的“妒”衬托出环境的优美。

最后,“风云流散苦无定,且学阳池倒载身”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借风云变幻比喻人生的不确定性,而选择在美景中以“阳池倒载身”的洒脱姿态,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文人雅集的氛围,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意蕴的山水诗篇。

作者介绍

林槩
朝代:宋

林槩,字端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以秘书省校书郎知长兴县,后知连州。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为通议大夫、兵部尚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二)。《宋史》卷四三二有传。今录诗十首。
猜你喜欢

雨雪曲

绝域阳关道,阴云冻不飞。

绕榆难辨色,傍垒暗生辉。

同怀挟纩煖,犹想向阳晞。

何日重围解,故园万里归。

(0)

小园即景

小筑仅半亩,游观春兴长。

柳深莺舌滑,花放蝶唇香。

翠竹敲疏雨,寒松逗晚凉。

呼尊聊一醉,尘世顿相忘。

(0)

溪月

隔沙人语净,空庭露未稀。

起来看月色,溪影冷侵衣。

(0)

官仓行

官仓近在东城下,颓垣断壁连四野。

芃芃白草没行人,屋鼠清晨窜古瓦。

去年乡落多流民,富者给糜啖四邻。

邻人得糜仰大屋,官仓都无半粒粟。

富儿入粟并入官,稛载车量几万斛。

此粟应从何处支,此仓之发几经时。

县官何繇徵子粒,仓吏或窃饱妻儿。

旦暮周身元草草,当年官吏且不保。

(0)

送舍弟应试

少年识事浅,所志学干禄。

虽误点贤书,不饱侏儒粟。

子当奋脩翎,余亦理征轴。

薄技倘一售,还山艺松竹。

(0)

梅花村寻梅不见

乱云堆里一长筇,碧草烟萦翠影重。

万树秋声纷落叶,数椽茅屋掩深松。

岂无孤艳带寒日,那有远香随野风。

却忆素绡真不俗,南枝春去杳难逢。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