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近在东城下,颓垣断壁连四野。
芃芃白草没行人,屋鼠清晨窜古瓦。
去年乡落多流民,富者给糜啖四邻。
邻人得糜仰大屋,官仓都无半粒粟。
富儿入粟并入官,稛载车量几万斛。
此粟应从何处支,此仓之发几经时。
县官何繇徵子粒,仓吏或窃饱妻儿。
旦暮周身元草草,当年官吏且不保。
官仓近在东城下,颓垣断壁连四野。
芃芃白草没行人,屋鼠清晨窜古瓦。
去年乡落多流民,富者给糜啖四邻。
邻人得糜仰大屋,官仓都无半粒粟。
富儿入粟并入官,稛载车量几万斛。
此粟应从何处支,此仓之发几经时。
县官何繇徵子粒,仓吏或窃饱妻儿。
旦暮周身元草草,当年官吏且不保。
这首《官仓行》描绘了明朝时期官仓粮食分配与管理的混乱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仓附近荒凉的景象,白草覆盖,行人稀少,透露出一种萧瑟与荒凉感。颓垣断壁象征着社会的破败,而“屋鼠清晨窜古瓦”则以动物的逃窜隐喻着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与逃离。
接着,诗人描述了去年乡落因流民增多而富户慷慨施粥的情景,但好景不长,官仓却空无一粒粮食。这反映了官府对粮食的管理和分配存在严重问题,导致富户不得不将粮食直接献给官府,而官仓却无法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诗中提到的“稛载车量几万斛”,形象地展示了粮食的大量积存与分配的不公。
最后,诗篇揭示了官府征税与粮食管理之间的矛盾,以及仓吏可能的贪污行为。通过“县官何繇徵子粒,仓吏或窃饱妻儿”这一句,诗人批判了官府征税的不合理和仓吏的腐败行为,进一步凸显了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整体而言,《官仓行》不仅是一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深切关注和忧虑。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犀利的批判,这首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研究明代社会经济状况和官僚体制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