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王校勘中秋月》
《次韵和王校勘中秋月》全文
宋 / 晏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广寒仙署惬心期,秋半梧台木叶稀。

有客正吟星北共,何人重赋鹊南飞。

光含绮席传三雅,影逗兰房撤九微。

趋府逸才过鲍掾,不辞终夕赏清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ángxiàokānzhōngqiūyuè
sòng / yànshū

广guǎnghánxiānshǔqièxīnqiūbàntái

yǒuzhèngyínxīngběigòngrénzhòngquènánfēi

guānghánchuánsānyǐngdòulánfángchèjiǔwēi

cáiguòbàoyuànzhōngshǎngqīnghu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次韵和王校勘中秋月》,通过对广寒宫的想象和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色的喜爱和对友人佳作的赞赏。首句“广寒仙署惬心期”以广寒宫为背景,暗示了中秋月的清冷与神秘,满足了诗人心中的期待。接着,“秋半梧台木叶稀”描绘出秋夜梧桐树上叶子稀疏的景象,增添了月夜的寂静和寥廓。

“有客正吟星北共,何人重赋鹊南飞”两句通过写月夜下有人在吟诗,暗喻了中秋佳节的文人雅集,同时借鹊南飞的传统意象,寓言着亲友间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光含绮席传三雅,影逗兰房撤九微”进一步赞美月光的柔和与明亮,它洒在华美的宴席上,传递着高雅的气息,也映照在兰花丛中,显得格外宁静。

最后两句“趋府逸才过鲍掾,不辞终夕赏清晖”则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出众的朋友的赞赏,他们如同鲍掾般才情出众,诗人愿意整夜欣赏这清冷而美好的月光,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载体,融合了中秋佳节的氛围、文人的雅趣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
朝代:宋   生辰:991-1055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猜你喜欢

送高邮周主簿兼呈陈君端

绕县重湖色,难同主簿清。

虽云古邮置,不似近边城。

月落淮田阔,风晴隋柳轻。

乡人在曹职,相得为诗情。

(0)

自题

半生作计在田庐,习懒何曾好读书。

谁却画作古人样,旁边还是欠犁锄。

(0)

和秉国壁间韵

休话元谈有十,未论前后俱三。

试举归求公案,诸方几个能参。

(0)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其二

江墅幽居好,南塘枕野亭。

菰蒲颤风绿,菱荇盖波青。

系苇一渔艇,翘烟双雪翎。

相携二三叟,扶醉不曾醒。

(0)

拟岘台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0)

唐多令

回棹百花洲。迢迢碧玉流。听笛声、何处高楼。

如此江山无此客,虽有酒、奈何秋。呼月出云头。

问渠能饮不。笑人间、元自无愁。

可惜月翁呼不出,呼得出、载同游。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