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素问十六首·其十》
《读素问十六首·其十》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尝富后乃贫,其病名失精。

尝贵后忽贱,病又名脱营。

区区得丧间,性命系死生。

不有穷愁者,著书如虞卿。

(0)
翻译
曾经富裕后来贫穷,这种病就叫作失精。
曾经显贵忽然卑贱,病症又称为脱营。
在微小的得失之间,生死悬于一线。
若非身处困厄之人,谁能写出虞卿那样的书。
注释
尝:曾经。
富:富裕。
后:之后。
贫:贫穷。
病:病症。
名:名称。
失精:失去财富。
忽:忽然。
贱:卑贱。
脱营:脱离荣华。
区区:微小。
得丧:得失。
性命:生命。
系:关联。
死生:生死。
穷愁:困厄。
著书:写作书籍。
如:像。
虞卿:战国时期的人物,以智谋和著书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读素问十六首(其十)》。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贫贱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多舛的现实。"尝富后乃贫,其病名失精"和"尝贵后忽贱,病又名脱营"两句,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表达了由盛转衰所带来的痛苦,"失精"和"脱营"在这里被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瓦解。"区区得丧间,性命系死生"则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生死攸关的紧迫感。

最后一句"不有穷愁者,著书如虞卿"表明诗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仍保持着文学创作的热情,就像古代贤良虞 卿那样,即便是在困顿中也不忘记著述。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不渝的热爱与执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将往吴兴徐行正以诗见送奉酬·其二

春前便作访君期,春后才来信是迟。

又复别君湖上去,重来应是绿阴时。

(0)

题杨补之十梅·其七竹

分得湘江数叶秋,偶因翠羽寄罗浮。

相看莫说当年梦,二女多情自解愁。

(0)

题杨补之十梅·其三嫩

新花的皪更玲珑,学弄芳妍小涧中。

冻蝶寒蜂谩相妒,今年才得试春风。

(0)

西岩渔翁图

云水平生一钓纶,扁舟来往楚江滨。

自烧绿竹炊新饭,谁道烟消不见人。

(0)

赠陈相士电岩

驴背西风两鬓寒,老怀频藉酒杯宽。

道傍亦有新丰客,醉里逢人莫易看。

(0)

张叔芳南涧草堂

浴鹄湾头旧隐居,五峰秀色在庭除。

山田曾种仙家玉,石室犹藏外史书。

雨足涧声春沥沥,风平柳影月疏疏。

百年文物惟君在,结搆重来是乱馀。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