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道华的《拟岘台》,通过对拟岘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自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我因访古独来游”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寻和独自品味的雅兴。接下来的两句“万顷风烟一目收”则描绘了登高远眺,视野开阔,风烟弥漫的壮丽景象。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细致描写了灵谷山峰如屏风般排列,而弯曲的巽溪环绕着城市流淌,展现出自然与城市的和谐交融。傍晚时分,“帆樯影乱汀洲晚”,江面上船只的影子在晚霞中摇曳,增添了宁静而生动的画面。秋天的芦苇和雁鹜叫声,更增添了季节的凄清之感。
最后两句“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诗人感叹丰功伟绩的碑刻已不可见,只有片片浮云和落日映照下的襄州城,寓含了历史的沧桑和对过去的追思。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山水之美,又蕴含哲理,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委佩近彤庭,书绅依紫殿。
瓦鸳散日辉,渴乌传漏箭。
绿阴蔼禁林,已有新莺啭。
当阶红药芳,影翻视草案。
凤池盍仙朋,岂以樗材赞。
承明有直宿,寝门违视膳。
怦焉郁吾衷,贤劳何独见。
緤组非夙志,愿托凌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