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入奏扬帆日,乳燕鸣鸠月正三。
枫陛晓星看斗北,杏花春雨别江南。
诗多到处堪题石,驾迥何人敢并骖。
苦别登台远相望,暮云斜照酒初酣。
中丞入奏扬帆日,乳燕鸣鸠月正三。
枫陛晓星看斗北,杏花春雨别江南。
诗多到处堪题石,驾迥何人敢并骖。
苦别登台远相望,暮云斜照酒初酣。
这首明代边贡所作的《樾冈中丞登舟后有作相示答之》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丞入奏京城的场景与心情,以及对江南景色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中丞入奏扬帆日,乳燕鸣鸠月正三”,开篇即以“扬帆日”点出中丞启程赴京的情景,乳燕的呢喃与鸣鸠的啼叫交织在月夜之中,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离愁的氛围。这里的“月正三”不仅指时间,也暗含着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颔联“枫陛晓星看斗北,杏花春雨别江南”,进一步展开画面。枫叶与晨星、斗北星的映衬下,透露出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气息;而杏花与春雨,则勾勒出江南春天的柔美与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京城的壮丽与江南的温婉,也隐含了诗人对两地风光的深情回忆与向往。
颈联“诗多到处堪题石,驾迥何人敢并骖”,表达了诗人对于中丞才华的赞赏与对自身才能的谦逊。无论是游历四方还是静坐一隅,诗人的灵感都如泉涌,随时可将所见所感化为文字。同时,也借“驾迥何人敢并骖”一句,表达了对中丞卓越才能的钦佩,暗示自己虽有才情,但在中丞面前却不敢自比。
尾联“苦别登台远相望,暮云斜照酒初酣”,收束全诗,情感深沉。面对离别的痛苦,诗人选择登高远望,寄托对友人的思念。暮云与斜阳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美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酒初酣”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醉意中暂时忘却离别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中丞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江南景色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愁与对离别的不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
白发虽未生,朱颜已先悴。
人生讵几何,在世犹如寄。
虽有七十期,十人无一二。
今我犹未悟,往往不适意。
胡为方寸间,不贮浩然气。
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
富贵非不爱,时来当自致。
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
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斯言胜金玉,佩服无失坠。
昔为凤阁郎,今为二千石。
自觉不如今,人言不如昔。
昔虽居近密,终日多忧惕。
有诗不敢吟,有酒不敢吃。
今虽在疏远,竟岁无牵役。
饱食坐终朝,长歌醉通夕。
人生百年内,疾速如过隙。
先务身安闲,次要心欢适。
事有得而失,物有损而益。
所以见道人,观心不观迹。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
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
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赫赫显族,冠盖峨峨。葛延王室,蔹蔓帝家。
如地之岳,如天之河。爰有韩生,体德逶迤。
玉质含章,圭白无瑕。庇岳之崇,荫林之华。
朝游龙泉,夕栖凤柯。同宿望舒,参辔羲和。
弘曜日月,不荣若何。时不久留,日月其除。
玄景嗟跎,忽沦桑榆。惜此寸阴,念彼白驹。
昔齐骥踪,今则异涂。我顿吴坂,子亨天衢。
尔足既骏,尔御亦殊。顾我驽蹇,能不踟蹰。
取譬草木,假喻龙鱼。松以冬凋,兰以春芳。
龙升在云,鱼沈于梁。大地未缀,华秀梓旁。
倾质惠风,晞采朝阳。烬微难炽,根朽不长。
爓不自烛,荣于何望。幽室谁照,冀子馀光。
馀光不照,怨在贫妇。谷风遗旧,伐木敦友。
嗟嗟人间,一薄一厚。时无展季,臧文何咎。
萧生既没,谁与结绶。摄余衣冠,归守丘阜。
平生之要,不忘在久。枉尔结驷,轼我垄亩。
《赠韩德真诗四章》【魏晋·曹摅】赫赫显族,冠盖峨峨。葛延王室,蔹蔓帝家。如地之岳,如天之河。爰有韩生,体德逶迤。玉质含章,圭白无瑕。庇岳之崇,荫林之华。朝游龙泉,夕栖凤柯。同宿望舒,参辔羲和。弘曜日月,不荣若何。时不久留,日月其除。玄景嗟跎,忽沦桑榆。惜此寸阴,念彼白驹。昔齐骥踪,今则异涂。我顿吴坂,子亨天衢。尔足既骏,尔御亦殊。顾我驽蹇,能不踟蹰。取譬草木,假喻龙鱼。松以冬凋,兰以春芳。龙升在云,鱼沈于梁。大地未缀,华秀梓旁。倾质惠风,晞采朝阳。烬微难炽,根朽不长。爓不自烛,荣于何望。幽室谁照,冀子馀光。馀光不照,怨在贫妇。谷风遗旧,伐木敦友。嗟嗟人间,一薄一厚。时无展季,臧文何咎。萧生既没,谁与结绶。摄余衣冠,归守丘阜。平生之要,不忘在久。枉尔结驷,轼我垄亩。
https://shici.929r.com/shici/vmC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