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
《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全文
元 / 袁士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抛书欲卧意迟迟,坐听秋声思惨悽。

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

牙筹历历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

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士元的《和松石舍人秋夜不寐》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诗人难以入眠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外界环境的交融。

首句“抛书欲卧意迟迟”,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放下书卷,想要安寝却心绪难平的状态,一个“迟”字,既表现了时间的缓慢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犹豫与挣扎。接着,“坐听秋声思惨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这些自然界的声响在诗人耳中化作了哀愁与凄凉,引发了深深的感慨。

“萤火独飞侵幔小,星河斜落压城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幽深的氛围。萤火虫在微弱的光线下独自飞舞,仿佛是孤独的灵魂在夜空中游荡;而星河斜斜地落下,似乎压低了整个城市,给人以压抑之感。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映射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沉重。

“牙筹历历随更转,燐鬼啾啾隔水啼”,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牙筹的转动,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同时,“燐鬼”这一意象,既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最后,“更为挑灯移近榻,与僧相对话曹溪”,诗人为了驱散心中的愁绪,再次点亮灯火,靠近床榻,与僧人交谈。这里的“曹溪”指的是佛教圣地,意味着诗人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向往,也是其内心世界寻求平衡与安宁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与情感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内心的深切思考。

作者介绍

袁士元
朝代:元   字:彦章   号:菊村学者   籍贯:庆元路鄞县

庆元路鄞县人,字彦章,号菊村学者。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猜你喜欢

苦雨次韵方石五首·其一

雨足街衢水到门,几家儿女竞罂盆。

疑占石础经时润,梦骇雷车昨夜翻。

河若可填乌敢避,日如能照犬须奔。

南邻老伴非耽饮,直为愁多共酒樽。

(0)

枉诸友先君墓次方石先生韵奉谢二首·其二

泪眼冲寒不受风,出城先错路西东。

地连村郭无三里,谊重存亡有数公。

寸草恩多身尚在,蓼莪诗苦卷难终。

须知尽日閒行意,不为看云到水穷。

(0)

初预郊坛分献得南海

南海分坛位向东,石门深锁象龙宫。

归虚下有通灵地,广利中含济物功。

万里炎威惊变雪,一春佳兆喜占风。

儒臣诏许供牲币,愧有微诚佐圣躬。

(0)

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其二

浙东冠盖屡追随,三日深杯醉不辞。

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

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

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

(0)

傅曰会举进士次汝贤文敬韵二首·其二

上林芳树倚云高,长笑高蟾咏碧桃。

白战早收天下捷,春游不学少年豪。

两苏才拟当时重,二宋名同旧史褒。

应共玉堂词翰手,凤凰池上对挥毫。

(0)

原博诗有雪堂独立语五叠韵谢之

种柹临书叶比山,空惊岁月转如环。

云间天马谁争步,水底山鸡自照斑。

敢谓逄蒙曾学羿,岂知蔿贾不容般。

苏门七字君须入,我已无心起懦顽。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