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其二》
《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其二》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浙东冠盖屡追随,三日深杯醉不辞。

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

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

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宴会上的场景,以及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首句“浙东冠盖屡追随”,描绘了诗人多次参与浙东地区的文人雅集,暗示了他与当地文士的密切交往。接着,“三日深杯醉不辞”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即使连续饮酒三日也乐在其中,毫不推辞。

“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早取得功名的遗憾,以及对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时间有限的忧虑。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

“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桃树的种植者是谁,梅花在笛声中如何回应,都充满了诗意的想象,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和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见到好的诗歌,内心便蠢蠢欲动,想要尝试创作,但又自感力有未逮,无法完全模仿古代美女西施的优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谢人惠天花

花从天上落人间,北客来稀路阻难。

胜味忽惊藜苋腹,春风肠断五台山。

(0)

清平乐·其五

浅妆匀靓。一点闲心性。脸上羞红凝不定。

恼乱酒愁花病。晚来泪揾残霞。坠鬟小玉钗斜。

细雨一帘春恨,东风满地桃花。

(0)

生查子·其一

春寒入翠帷,月淡云来去。

院落半晴天,风撼梨花树。

人醉掩金铺,闲倚秋千柱。

满眼是相思,无说相思处。

(0)

太谷月夜书怀

太谷孤城据太原,城头树影落秋轩。

月明对酒夜三五,家远将书路四千。

宇宙苍茫身暂寄,河山盘郁梦相牵。

太平有荣谁能献,注目汾亭重慨然。

(0)

风井

寰中风穴不一处,斯井乳化能伏流。

暗接高源常秘惜,不离陌路自清幽。

土囊空艳高人赋,水品难逢处士收。

宴坐岩头默斟取,清凉此意与谁谋。

(0)

题葛稚川移家图

稚川移家入空谷,手招白云守茅屋。

惟恐人窥鍊药炉,锁断青峦泻垂瀑。

只留一径通飞鸟,其间想透三仙岛。

野童犹摘凤文梨,村老闲锄燕胎草。

人将外物为真物,反笑山栖衰草窟。

玉臼丹成兔欲眠,蚯蚓黄蒿几钻骨。

此去世间应不远,尚存犹可分苔藓。

两幅生绡若可凭,先寄胡麻与鸡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