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韵奉酬圣俞》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韵奉酬圣俞》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古风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

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

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

南方地常暖,风物称佳丽。

梅蘤入新年,兰皋动芳气。

乐哉登临兴,岂厌江湖滞。

伊予方寂寞,刻苦穷文字。

万国会王州,群英驰俊轨。

方朔常苦饿,子云非官意。

岁暮惨风尘,官闲倦朝市。

出处一云别,所思宁可冀。

春江有归雁,但使音书继。

(0)
翻译
寒冷的阳光照进深深的巷子,清晨的柴门依然紧闭。
有位客人从江那边来,一封书信跨越千里抵达。
打开信件又写些什么?只说南北两地差异大。
南方气候温暖,风景优美如画。
梅花在新年绽放,水边的兰草散发出芬芳气息。
登高望远的乐趣多,怎会厌倦江湖漂泊。
我正身处孤寂,全心研读诗文以求解脱。
天下英雄汇聚京城,才俊们施展才华。
东方朔常为饥饿所困,扬雄并非追求官场功名。
年末时分,风尘满目,官场空闲使我厌倦了朝堂。
离别之情难以言表,思念之情怎能期待回应。
春天江面上有归雁,只愿能传递音讯不断。
注释
寒日:寒冷的阳光。
深巷:深深的巷子。
柴门:木制的门。
朝尚闭:清晨还关闭着。
有客:有位客人。
尺书:一封书信。
南北异:南北两地的差异。
梅蘤:梅花。
新年:新年。
兰皋:长满兰草的水边。
芳气:芬芳气息。
乐哉:多么快乐。
江湖滞:江湖漂泊。
伊予:我。
寂寞:孤独。
刻苦:全心投入。
穷文字:深入研究文字。
万国会王州:天下英雄汇聚京城。
群英:众多才俊。
方朔:东方朔。
子云:扬雄。
官意:官场追求。
岁暮:年末。
惨风尘:风尘满目。
出处:离别。
所思:思念。
冀:期待。
春江:春天的江面。
归雁:归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欧阳修在寒冬清晨收到远方友人谷正寄来的书信,内心充满惊喜和欣慰。他注意到阳光穿透深巷,照在紧闭的柴门上,显得格外宁静。书信中,朋友描述了南方温暖如春的景象,梅花盛开,兰花香气四溢,令人向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登高游览的喜悦,同时感叹自己身处寂寞之中,专注于文学创作。

诗中提到,虽然自己身处朝廷,面对众多才俊,但仍感孤独,如同汉代的东方朔常受饥饿之苦,扬雄并未追求官场名利。诗人感慨岁月匆匆,官场生涯疲惫,与友人的书信往来成为唯一的慰藉。最后,他以春天江面上归雁为喻,期待能持续收到友人的音信,保持联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景物描写和自我心境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秦中儿童语

颠当牢守门,蠮螉寇汝无处奔。

(0)

望远村

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

(0)

晚秋·其一

戎庭缧绁向穷秋,寒暑更迁岁欲周。

斑斑泪下皆成血,片片云来尽带愁。

朝朝心逐东溪水,夜夜魂随西月流。

数度恓惶犹未了,一生荣乐可能休。

(0)

新入姬人应令诗

洛浦流风漾淇水,秦楼初日度阳台。

玉轶轻轮五香散,金灯夜火百花开。

非是妖姬渡江日,定言神女隔河来。

来时向月别姮娥,别时清吹悲箫史。

数钱拾翠争佳丽,拂红点黛何相似。

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舞袖惊吴市。

新人羽帐挂流苏,故人网户织蜘蛛。

梅花柳色春难遍,情来春去在须臾。

不用庭中赋绿草,但愿思著弄明珠。

(0)

卖玉器者诗

泾渭不可杂,珉玉当早分。

子实旧楚客,蒙俗谬前闻。

安知理孚采,岂识质明温。

我方历上国,从洛入函辕。

扬光十贵室,驰誉四豪门。

奇声振朝邑,高价服乡村。

宁能与尔曹,瑜瑕稍辨论。

(0)

答王世子诗

飞雪天山来,飘聚绳棂外。

苍云暗九重,北风吹万籁。

有酒招亲朋,思与清颜会。

熊席惟尔安,羔裘岂吾带。

公子不垂堂,谁肯怜萧艾。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