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解惜琼英,可是招魂有客卿。
记得小桥曾度处,数枝和月浸溪明。
春风不解惜琼英,可是招魂有客卿。
记得小桥曾度处,数枝和月浸溪明。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墨梅图中的景象,通过春风与梅花的对比,以及对过往记忆的追忆,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氛围。
首句“春风不解惜琼英”中,“春风”象征着外界的温暖与生机,而“琼英”则比喻为梅花的高洁与美丽。春风似乎不懂得珍惜这琼英般的梅花,暗含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着,“可是招魂有客卿”一句,巧妙地引入了“招魂”的典故,暗示梅花虽已凋零,但其精神与魅力仍能吸引人们的怀念与敬仰,犹如招引魂魄的客卿一般。
后两句“记得小桥曾度处,数枝和月浸溪明”,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一个回忆的场景。诗人仿佛在回忆曾经走过的小桥边,几枝梅花与月光一同倒映在溪水中,明亮而清幽的画面,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月”与“溪明”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纯净与明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
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
曩所恶之莫逃,今虽欢其足追!
蹈天运之自然,意造物而良非。
盖有口之必食,亦无形而莫衣。
苟所赖之无几,则虽丧其亦微。
吾驾非良,吾行弗奔。心游无垠,足不及门。
视之若穷,挹焉则存。俯仰衡茅,亦有一樽。
既饭稻与食肉,抚簟瓢而愧颜。
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
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
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
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
将筑室乎西廛,堂已具而无桓。
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龟自闭于床下,息眇绵乎无求。
阅岁月而不移,或有为予深忧。
解刀剑以买牛,拔萧艾以为畴。
蓬累而行,捐车舍舟。
独栖栖于图史,或以佞而疑丘。
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
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
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
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
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
视白首之章,信稚子之书诗。
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次韵和子瞻归去来辞并引》【宋·苏辙】归去来兮,归自南荒,又安归?鸿乘时而往来,曾奚喜而奚悲。曩所恶之莫逃,今虽欢其足追!蹈天运之自然,意造物而良非。盖有口之必食,亦无形而莫衣。苟所赖之无几,则虽丧其亦微。吾驾非良,吾行弗奔。心游无垠,足不及门。视之若穷,挹焉则存。俯仰衡茅,亦有一樽。既饭稻与食肉,抚簟瓢而愧颜。感乌鹊之夜飞,树三绕而未安。有父兄之遗书,命却扫而闭关。知物化之如幻,盖舍物而内观。气有习而未忘,痛斯人之不还。将筑室乎西廛,堂已具而无桓。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龟自闭于床下,息眇绵乎无求。阅岁月而不移,或有为予深忧。解刀剑以买牛,拔萧艾以为畴。蓬累而行,捐车舍舟。独栖栖于图史,或以佞而疑丘。散众说之纠纷,忽冰溃而川流。曰吾与子二人,取已多其罢休。已矣乎,斯人不朽惟知时,时不我知谁为留?岁云往矣今何之?天地不吾欺,形影尚可期。相冬廪之亿秭,知春垄之耘耔。视白首之章,信稚子之书诗。若妍丑之已然,岂复临镜而自疑。
https://shici.929r.com/shici/2dG5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