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白精忠早赐旗,霜寒又廑上流师。
本来原是腹心托,十二金牌竟若为。
飞白精忠早赐旗,霜寒又廑上流师。
本来原是腹心托,十二金牌竟若为。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主题的深刻思考。首句“飞白精忠早赐旗”描绘了岳飞因忠诚而受到朝廷赏识的情景,其中“飞白”是一种书法风格,常用于书写重要文告或表彰,此处象征岳飞的忠诚被朝廷高度认可。接着,“霜寒又廑上流师”则可能暗指在岳飞忠心耿耿的同时,外部环境(如政治气候)的严峻和复杂,暗示了岳飞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本来原是腹心托”一句,进一步强调岳飞是朝廷可以信赖的核心力量,是真正的栋梁之材。然而,“十二金牌竟若为”则揭示了最终岳飞的命运,即他被朝廷召回,最终遭遇不幸。这句中的“十二金牌”是中国古代特急诏书的象征,意味着岳飞被召还的速度之快,同时也预示了其命运的转折点。
整首诗通过岳飞这一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反映了忠诚与信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权力斗争中个人命运的脆弱性。诗人通过岳飞的故事,警示后人忠诚需谨慎,同时也表达了对岳飞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游人西去客三巴,身逐孤蓬不定家。
山近峨眉飞暮雨,江连濯锦起朝霞。
云深九折刀州远,路绕千岩剑阁斜。
应到严君开卦处,将余一为问生涯。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犹剧。
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日夕。
蓬莠独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况疗风,童儿且时摘。
侵星驱之去,烂熳任远适。
放筐亭午际,洗剥相蒙幂。
登床半生熟,下箸还小益。
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
乱世诛求急,黎民糠籺窄。
饱食复何心,荒哉膏粱客。
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
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