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晋祠三首·其一》
《晋祠三首·其一》全文
元 / 孛朮鲁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掌文握瑞既符天,宗子维城足尚贤。

功在生灵报君父,礼宜尸祝配山川。

群云色映三农壤,时雨神通万斛泉。

幸与诸公谒祠下,令人长叹酂桐编。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孛朮鲁翀的《晋祠三首(其一)》,以晋祠为背景,描绘了祠堂的庄严与祭祀的隆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

“掌文握瑞既符天”,开篇即以“掌文握瑞”象征先贤的德行与智慧,与“符天”相呼应,表达了对先贤品德与天道相合的高度评价。“宗子维城足尚贤”,进一步强调了宗族领袖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通过“维城”这一形象比喻,凸显了宗子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贤的尊崇之情。

“功在生灵报君父,礼宜尸祝配山川”,这两句直接点明了祭祀的目的在于报答君父之恩,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与祭祀。这里,“尸祝”是古代祭祀时主持仪式的人,通过将“尸祝”与“山川”并列,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尊重,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广泛性和深远影响。

“群云色映三农壤,时雨神通万斛泉”,这两句描绘了祭祀时节雨润物、滋养大地的景象,以“群云”、“三农壤”、“时雨”、“万斛泉”等自然元素,生动地展现了祭祀活动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最后,“幸与诸公谒祠下,令人长叹酂桐编”,表达了诗人与众人一同参拜祠堂的荣幸之情,同时“酂桐编”可能是指历史文献或记录,暗含了对先贤事迹的追忆与传承,以及对后世的启示与教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祠及其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对国家与人民的责任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价值。

作者介绍

孛朮鲁翀
朝代:元

(公元一二七九年至一三三八年)字子翚,号菊潭,先为隆安人,后徙顺阳。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卒于惠宗至元四年,年六十岁。勤于学。隐居不仕,学行为州里所敬。大德末,因荐授襄阳县教谕。文宗时,以书信拜见王约,王约看后对他的才能非常赞赏,就让他署任郡学正。此后又把他推荐到中书省,提升他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猜你喜欢

独坐偶书

焚香闭草庐,滞念扫无馀。

世事尤宜静,交情只可疏。

屈伸当视蠖,湿沫戒如鱼。

暖甚一窗日,三冬宜读书。

(0)

秋晚偶成二首·其一

纤纤晚雨洗秋容,庭树萧然策策风。

万籁自鸣群物外,四时长在不言中。

坐临流水襟怀冷,卧对浮云世虑空。

寂寞一廛吾自适,客嘲从更议扬雄。

(0)

惜双双令/惜分飞

风外橘花香暗度。飞絮绾、残春归去。酝造黄梅雨。

冷烟晓占横塘路。翠屏人在天低处。

惊梦断、行云无据。此恨凭谁诉。恁情却倩危弦语。

(0)

木芙蓉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0)

东望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0)

送令狐秀才赴举

子有雄文藻思繁,龆年射策向金门。

前随鸾鹤登霄汉,却望风沙走塞垣。

独忆忘机陪出处,自怜何力继飞翻。

那堪两地生离绪,蓬户长扃行旅喧。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