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偶成二首·其一》
《秋晚偶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纤纤晚雨洗秋容,庭树萧然策策风。

万籁自鸣群物外,四时长在不言中。

坐临流水襟怀冷,卧对浮云世虑空。

寂寞一廛吾自适,客嘲从更议扬雄。

(0)
注释
纤纤:形容雨丝细长。
晚雨:傍晚的雨。
秋容:秋天的景色。
萧然:寂静、冷清的样子。
策策风:微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万籁:各种声音。
自鸣:自然发出声音。
群物:万物。
不言中:无需用言语表达。
坐临:静坐面对。
流水:流水声象征平静。
襟怀:心情。
世虑:世俗的忧虑。
一廛:小屋。
吾自适:我自己感到舒适。
客嘲:他人的嘲笑。
议扬雄:像扬雄那样看待别人的批评。
翻译
细雨傍晚洗净秋天的容颜,庭院树木在萧瑟的风中轻轻摇曳。
万物的声音自在响起,四季的更迭无需言语表达。
静坐流水边,心境清凉,躺卧看浮云,世间忧虑都消散。
在这寂寞的小屋中我自得其乐,别人的嘲笑我只当是扬雄式的议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充满了静谧与哲思。开篇两句“纤纤晚雨洗秋容,庭树萧然策策风”刻画出一幅秋天的图景:细微的晚雨洗净了万物,使得庭院中的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不仅描绘了秋日的凉爽,更传达了一种清冷与淡远的情怀。

接着,“万籁自鸣群物外,四时长在不言中”则是诗人从听觉上捕捉自然之声,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这里的“万籁”指的是各种声音,而这些声音似乎都融入了大自然之中,表达了一种对宇宙四时更迭不息的默契与赞美。

在下两句“坐临流水襟怀冷,卧对浮云世虑空”中,诗人通过对环境的刻画,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定心境。面对流水,感受着凉意;躺卧于飘渺的云端之上,让一切俗念与忧虑都随风而去。

最后,“寂寞一廛吾自适,客嘲从更议扬雄”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独处的愉悦,以及对那些不理解自己隐逸生活的人的淡然。这里提到的“扬雄”,可能是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扬雄,他的隐逸生活和高洁品格被后世称道。而诗人通过这样的自比,表达了对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态度的坚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浣溪沙

苔网零星绣屧廊。秋疏幽绿景如霜。

冷蛩犹自说凄凉。

坐懒放书刚半晌,酒醒弹指又重阳。

便无愁处也思量。

(0)

七夕二首·其二

银汉无风潮,一水匪云遥。

结苇已可渡,宁待鹊架桥。

(0)

江城乱后

夕阳衰草暮秋时,廛里荒凉客到迟。

争向残骸夸义烈,孤城未肯竖降旗。

(0)

题竹月图送太学生归省

黄金台上月,照尔忆亲情。

归去供甘旨,春林笋正生。

(0)

次韵荅钱文学·其一

幽亭斜日在,佳兴与君同。

屐润催诗雨,衣凉醒酒风。

鹅群穿草白,蜂足带花红。

愁散身殊健,全宽云梦胸。

(0)

勉学诗·其五

蔼蔼桑梓树,迟迟杖履音。

未瞻父母颜,巳起恭敬心。

树木手所植,杖履身所任。

此物犹足重,况彼钟爱深。

父爱我亦爱,不间兽与禽。

六亲同骨肉,何以能相侵。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