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水分西浙,馀杭更向西。
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
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
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
苕水分西浙,馀杭更向西。
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
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
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沈子健前往余杭任职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余杭风土人情的细腻描绘。
首句“苕水分西浙”,以苕水为引,点出送别的地点,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开的背景。接着“馀杭更向西”,进一步明确目的地,余杭位于西浙,增添了地理上的距离感,预示着离别的不舍。
“邮餐供海错,县鼓候潮鸡”两句,生动描绘了余杭的饮食文化与生活节奏。邮餐供应海鲜佳肴,显示了当地丰富的物产;县鼓与潮鸡,既体现了地方特色,也暗含着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节奏,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风壤吴趋接,征徭茧簇齐”则将笔触转向余杭与吴地的地理人文联系,以及当地的社会风貌。风壤接壤,暗示着地域文化的交融;征徭与茧簇的齐整,展现了社会秩序与经济活动的和谐统一。
最后,“由拳纸价贱,乡信日堪题”两句,以由拳纸的低廉价格与日常书信的频繁往来,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朴素祝福与期待。由拳纸虽价贱,却能承载乡愁与思念,每日书信往来,传递着友情与亲情的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余杭的独特魅力,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是一首充满温情与诗意的作品。
吴山往事浮云去,山势犹传凤栖处。
东风不锁玉楼春,花落当时后庭树。
美人家住凤山坳,雪卷横江万顷潮。
云气阴连三岛近,海门晴拔两峰高。
疏帘展卷清朝坐,曲几篝灯宵未卧。
凤飞千仞不归来,频见万松山月堕。
九苞览德今朝天,美人追随青云边。
黄旗紫盖葱茏起,彩章五色同翩翩。
置身阿阁依霄汉,珠树璚花互辉焕。
亲听箫韶奏九成,嗈嗈声在瑶台畔。
应思高卧凤山云,水影林光几度新。
野鸟独怜山寂寞,一声啼断翠华春。
别来书舍浑如旧,芳草间花自增秀。
已闻名誉重穿杨,未许思家问垂柳。
风流白晰方青年,骏马金羁被锦鞯。
丹凤城中朝谒下,何人不羡玉堂仙。
况尝远作乘轺使,西北山川归揽辔。
未誇天上泛灵槎,尽入胸中作奇气。
忆余少觅钱塘游,月中折桂西风秋。
可怜与子未相识,不向凤山寻少留。
老来遇子芙蓉阙,屈指流光十馀阅。
琐闱应制午阴移,紫禁候朝清漏彻。
同侍銮舆幸辟雍,千官珂佩如云从。
退归一望春无限,满袖天香紫陌风。
讲筵初设绅缨列,延阁编书萃才杰。
就中我最知子深,楚楚真雏产丹穴。
西蜀徒称庞士元,河东不用推三绝。
丝绳玉缸春酒香,几回共醉黄金觞。
华筵错落罗绮食,星河银烛交荧煌。
后予簪笔承华侍,子录勋绩书旂常。
玉墀同簉鹓鹭序,东阁西清严禁籞。
此际终朝迹稍疏,每逢休暇多相与。
我今为子歌凤山,兴落书窗绿萝雨。
剑花出匣秋莲开,看子爽迈非凡才。
育成羽仪备炳蔚,当年本自岐山来。
明堂大启临泰阶,圣人端拱万国怀。
衔书呈祥将属谁,凤山旧舍何有哉。
《题凤山书屋》【明·王汝玉】吴山往事浮云去,山势犹传凤栖处。东风不锁玉楼春,花落当时后庭树。美人家住凤山坳,雪卷横江万顷潮。云气阴连三岛近,海门晴拔两峰高。疏帘展卷清朝坐,曲几篝灯宵未卧。凤飞千仞不归来,频见万松山月堕。九苞览德今朝天,美人追随青云边。黄旗紫盖葱茏起,彩章五色同翩翩。置身阿阁依霄汉,珠树璚花互辉焕。亲听箫韶奏九成,嗈嗈声在瑶台畔。应思高卧凤山云,水影林光几度新。野鸟独怜山寂寞,一声啼断翠华春。别来书舍浑如旧,芳草间花自增秀。已闻名誉重穿杨,未许思家问垂柳。风流白晰方青年,骏马金羁被锦鞯。丹凤城中朝谒下,何人不羡玉堂仙。况尝远作乘轺使,西北山川归揽辔。未誇天上泛灵槎,尽入胸中作奇气。忆余少觅钱塘游,月中折桂西风秋。可怜与子未相识,不向凤山寻少留。老来遇子芙蓉阙,屈指流光十馀阅。琐闱应制午阴移,紫禁候朝清漏彻。同侍銮舆幸辟雍,千官珂佩如云从。退归一望春无限,满袖天香紫陌风。讲筵初设绅缨列,延阁编书萃才杰。就中我最知子深,楚楚真雏产丹穴。西蜀徒称庞士元,河东不用推三绝。丝绳玉缸春酒香,几回共醉黄金觞。华筵错落罗绮食,星河银烛交荧煌。后予簪笔承华侍,子录勋绩书旂常。玉墀同簉鹓鹭序,东阁西清严禁籞。此际终朝迹稍疏,每逢休暇多相与。我今为子歌凤山,兴落书窗绿萝雨。剑花出匣秋莲开,看子爽迈非凡才。育成羽仪备炳蔚,当年本自岐山来。明堂大启临泰阶,圣人端拱万国怀。衔书呈祥将属谁,凤山旧舍何有哉。
https://shici.929r.com/shici/1cYBqe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