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真何意,施为但自由。
乡音还社阮,家业且陂头。
野老眠看客,山童坐饮牛。
无生知乐否,更为问骷髅。
卜筑真何意,施为但自由。
乡音还社阮,家业且陂头。
野老眠看客,山童坐饮牛。
无生知乐否,更为问骷髅。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社西村(其六)》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写自己在乡村筑屋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卜筑真何意"暗示了他对这种选择的深思,可能是出于对尘世喧嚣的厌倦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施为但自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接下来,他提到与乡亲们亲切交往,如与阮姓乡人共叙乡音,以及自家产业位于陂头,显示出他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对田园劳作的参与。
"野老眠看客,山童坐饮牛"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日常景象,老人悠闲地观望着过往行人,而山里的孩子则在放牧时自得其乐。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最后,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对生死的思考:"无生知乐否,更为问骷髅"。他质疑即使没有生命,这些骷髅是否也能体验到这种宁静的快乐。这句诗寓含着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以及对自然与生死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艺圃曾闻轻楮叶,营邱夙擅能图雪。
设如白战遇欧苏,错手无从堪笑绝。
昨从清苑返行旌,范阳古道循曲折。
云羃朔天渐低黯,烟冻僧寮乍升灭。
吟诗未觉冰砚寒,行围却喜饥鹰掣。
筛筛著体化如幻,绥绥压帽繁於缬。
从来此景我所耽,兴豪拟问谁遗屑。
却惭未透即离禅,还应为谱风花瞥。
耳□目视本一例,约略林岚为指说。
画成传示同事看,从教宵寐衾铺铁。
白藏昌百嘉,西苑驻重牙。
翔凤馡香穗,游龙捲浪花。
喜因歌黍稌,政可问桑麻。
水影含桥直,山容入座斜。
杯浮浆是瀣,盘进枣如瓜。
侍宴诗成处,还看飞暖霞。
山深夜逾静,洒然幽趣生。
天悬古镜光,河汉浴疏星。
益增白水白,那辨青山青。
竹牖自掩映,云窗含杳冥。
不见纤尘起,惟闻花气馨。
孤鹤嘹其影,老松拿怪形。
浮云聚复散,爽籁凄以清。
却哂宿碧月,此约竟未成。
平明命驾返,御园延公卿。
畴咨晓夜殷,暂尔心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