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冷啼蛩入讲床,夜深饥鼠搅眠床。
山厨食尽松花饼,瓦鼎烟消柏子香。
半壁绿苔乘宿雨,满阶红叶醉新霜。
幽居渐喜三冬近,竹几蒲团雪夜长。
秋冷啼蛩入讲床,夜深饥鼠搅眠床。
山厨食尽松花饼,瓦鼎烟消柏子香。
半壁绿苔乘宿雨,满阶红叶醉新霜。
幽居渐喜三冬近,竹几蒲团雪夜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首联“秋冷啼蛩入讲床,夜深饥鼠搅眠床”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寂寞,秋夜的寒冷让蟋蟀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而深夜里饥饿的老鼠在寻找食物时的动静则打破了诗人的宁静睡眠。颔联“山厨食尽松花饼,瓦鼎烟消柏子香”则转向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山厨里吃完了松花饼,瓦鼎中的香气已散去,只有柏子的香味还弥漫在空气中,透露出一种简朴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颈联“半壁绿苔乘宿雨,满阶红叶醉新霜”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自然之美,雨后半壁长满了绿苔,满阶铺满了被霜染红的落叶,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尾联“幽居渐喜三冬近,竹几蒲团雪夜长”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期待,以及在竹几和蒲团上度过漫长雪夜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喜爱和认同。
苍烟古木。渐暝入小溪,鸥鹭如玉。
斜倚孤篷眺晚,毳裘寒肃。
秋娘渡口山横处,旧曾寻、五陵芳躅。
画楼灯火,如今冷落,尘满花屋。奈景物因人反复。
算千古风流,今有谁续。苕水东边月上,酒醒人独。
角声吹、老梅三弄,想依稀、曾梦蛾绿。
西风回首,山中有人,满头黄菊。
长空极目。见几度冥鸿,南飞肃肃。
剧想钟陵山色,烟霞如簇。
石头城外长江水,趁西风、乱帆遥矗。
杨柳秦淮,蒹葭鹭渚,旧游未足。念十载、红尘驰逐。
叹松菊幽盟,易寒难续。白发盈巾,总为是非荣辱。
桂树洲边乡水畔,但芳草、年年增绿。
何时携手,归钓水溪一曲。
玉女潭头,张公洞口,好段烟霞。
记往日尊前,长安有约,何年此地,同炼丹砂。
飞舄云间,拂衣天上,几阵清风送到家。
忽报道,有仙翁驻节,太守公衙。相逢一笑天涯。
指玄圃、沧洲路未赊。
把万种丹经,从头参透,玄关一窍,认取无差。
犬吠白云,莺啼修竹,策杖春江送去槎。
更看取,待银蟾秋满,丹桂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