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芙蓉》
《木芙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欲妆慵。

(0)
注释
木芙蓉:一种观赏植物,也叫芙蓉,因其花形美丽而得名。
燕脂色:形容鲜艳的红色,类似古代女子常用的胭脂颜色。
初醉著:刚喝完酒的样子,状态微醺。
青镜:古代铜镜,泛指镜子。
妆慵:慵懒,不愿意或没力气化妆。
翻译
水边生长着无数的木芙蓉,露水浸润使它们的颜色像未浓厚的胭脂。
就像美人刚刚喝醉,勉强举起镜子想要化妆,却显得慵懒无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水边木芙蓉盛开的美丽景象。"水边无数木芙蓉"一句直接勾勒出画面,读者仿佛能看到成排的木芙蓉沿着潺潺流水而生长,而这些花朵数量众多,让人眼前一亮。

接着,“露染燕脂色未浓”则进一步描绘了这木芙蓉的颜色。"露"指的是早晨的露珠,"燕脂"是形容花瓣细腻如同燕子的羽毛,这里通过比喻手法,将花朵的颜色与女性肌肤的细腻相比较,既突显了花朵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未经雕饰、天然的美。"色未浓"则表达出一种尚未完全展现其魅力的含蓄之意。

第三句“正似美人初醉著”继续使用比喻,将这些木芙蓉花朵比作一位刚饮酒后、面色微红的美丽女子。"初醉著"不仅形容了女子在酒力未深时的迷人模样,也让人联想到这些花朵在秋风中轻摇,恰似那美人在微醺状态下的温婉动人。

最后,“强抬青镜欲妆慵”则是将这位美人进一步描写。"强抬青镜"形容女子半梦半醒之间,不愿意打扮自己,而"欲妆慵"则表现出一种懒洋洋的态度,似乎这些花朵也像这位初醉的美人一样,虽然已有装饰之意,却又因其天生丽质而不急于完全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女性美的巧妙比喻,传达了一种淡雅、含蓄且不失温婉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山哀十首·其五

昆崙夜雨动凄凉,一阵西风百感伤。

妇妇性情归梦寐,卿卿声语付心肠。

三千城外瑶池远,十二栏前翠水长。

何日云间扶凤夙,昆崙夜雨动凄凉。

(0)

月哀十首·其五

綵云天远雁声残,望断音书归问安。

垂白七旬甘旨缺,孩提三岁锦绷单。

绩麻夜点松灯坐,捣药风生砧杵寒。

只计前程在燕地,綵云天远雁声残。

(0)

梅花百咏·其八十二清行

造化何曾物物雕,玉容谁抹上孤标。

幽怀不与常情合,野境偏宜老眼饶。

雪洗诗囊皆锦绣,月笼花面不尘嚣。

昆崙玄圃非无分,冷影疏枝傍小桥。

(0)

题梁钝庵先生迎翠楼

昔贤风已邈,台榭尚留名。

草色迷花坞,苔痕上藻楹。

径幽无马迹,林静有莺声。

想像高人趣,悠然寄远情。

(0)

贫居自述·其八十六

落红轻衬石苔斑,幽兴无人叩竹关。

米价或时将芋折,酒钱随日卖花还。

难禁瓦背严霜重,无奈床头破被单。

故旧不知粮屡绝,书来只管劝加餐。

(0)

贫居自述·其五十五

世间人物古来钦,不变形容只变心。

书卷尚能消白日,经营争慕积黄金。

诗吟不用加三削,酒酌何辞数满斟。

生计萧条何所有,一枝彩笔一囊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