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宣城守赠元忠毅父次其韵》
《除宣城守赠元忠毅父次其韵》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垂杨正好移舟看,轻舸何妨出沐迟。

叠嶂双溪虽未历,白云芳草已相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úxuānchéngshǒuzèngyuánzhōngyùn
sòng / kǒngzhòng

chuíyángzhènghǎozhōukànqīngfángchūchí

diézhàngshuāngsuīwèibáiyúnfāngcǎoxiāngzhī

注释
垂杨:河边的垂柳。
移舟:划船移动。
看:欣赏。
轻舸:轻便的小船。
何妨:不妨碍,何不。
出沐迟:推迟洗浴的时间。
叠嶂:重叠的山峰。
双溪:两条溪流。
虽:虽然。
历:经历。
白云芳草:白云和青草。
相知:相互熟悉,有亲近之感。
翻译
垂柳正适合划船欣赏
轻舟出行不妨稍作停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所作,名为《除宣城守赠元忠毅父次其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句。

"垂杨正好移舟看,轻舸何妨出沐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春日游船的景象。垂杨即垂柳,是指沿河岸生长的柳树,当它们繁茂时正是春末夏初之际,适合乘舟观赏。而“轻舸何妨出沐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悠然自得地驾着小船在水面上缓慢行驶,没有任何忧虑。

"叠嶂双溪虽未历,白云芳草已相知。"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想象。尽管“叠嶂双溪”指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中的两条溪流,而诗人可能还没有亲自去过,但是他已经能够通过想象感受到那里的美丽。"白云芳草已相知"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仿佛他已经认识了那些洁白的云朵和鲜艳的野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游船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观棋

秋风动江皋,吹落鸥鹭影。

先生江湖心,收作目中景。

庭深树阴好,门掩禽语静。

一声寂寞中,恍若隔人境。

胸中兵十万,临敌暇且整。

敛之塞成皋,纵去举鄢郢。

仆方栖会稽,蹇足未得骋。

中原倘相逢,亦有凭轼请。

(0)

八字桥

二灵山下湖光润,八字桥头河水分。

此是江东最佳处,近来风景不堪闻。

(0)

秋波媚·其一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0)

舟中作二首·其一

娥江西路石帆东,身寄鸥波浩荡中。

叠叠沙痕留浦岸,疏疏日影透渔篷。

诗人无复同盟在,酒债何时一洗空。

已迫耄年宜易感,人生五十即称翁。

(0)

鹧鸪天·其一和人韵有所赠

趁得东风汗漫游。见他歌后怎生愁。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眉黛敛,眼波流。十年薄幸谩扬州。

明朝短棹轻衫梦,只在溪南罨画楼。

(0)

西江月·其六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