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波媚·其一》,描绘了秋天傍晚在边城登高远望长安南山的情景。首句"秋到边城角声哀"以角声的哀切渲染出边塞秋意的凄凉,烽火映照高台则暗示战事的紧张。接着的"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通过悲壮的歌声和洒酒的动作,表达了诗人豪迈又感伤的情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诗人将南山之月赋予人的情感,说它特意驱散暮云,为他照亮远方,寓意自己对故国的深情厚意。最后三句"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借长安的名胜古迹,寄托了诗人期待收复失地、重归故里的热切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寄志,展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