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狩事非文殆丧,舂陵书出道宁孤。
六经有舌存先圣,千古留心付后儒。
杲日丽天随处见,逝川行地几时无。
斋居珍重赓歌意,即此全吞太极图。
西狩事非文殆丧,舂陵书出道宁孤。
六经有舌存先圣,千古留心付后儒。
杲日丽天随处见,逝川行地几时无。
斋居珍重赓歌意,即此全吞太极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名为《次山房韵(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圣先贤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西狩事非文殆丧”,表达了历史上的某些事件不是像文人那样轻易丧失的,可能是在强调某种精神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舂陵书出道宁孤”则是说某种书籍或知识在宁静中被发现,这里的“舂陵”可能是一处地名。
“六经有舌存先圣”,这里的“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經典,作者认为这些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它们包含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和教诲。“千古留心付后儒”则表明这种智慧被保留下来,以便将来的人继续学习和发扬。
“杲日丽天随处见”,这里的“杲日”可能是指阳光,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美好。“逝川行地几时无”则是在询问时间流逝如河水一般,何时才能达到某种境界。
“斋居珍重赓歌意”,这里的“斋居”可能是指一种清净的居所或心灵状态,“珍重”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珍视,“赓歌意”则是在赞美诗歌中的深意。
最后一句“即此全吞太极图”,这里的“太极图”通常与道家哲学和宇宙观相关联,诗人可能在通过这句话表达一种对宇宙本源的追求或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达到哲学高度思考的境界。
兰舟日行迈,河关多苦辛。
远与亲交别,旷望立风尘。
是时春向暮,冉冉柔条新。
余行独逶迤,留滞京洛滨。
千里困长道,十载为羁臣。
驽马厌驱策,委盖愁逡巡。
惟是心虑烦,未能释朱轮。
铅刀虽黾勉,岂无一割勤。
绮琴中自理,讵念知音人。
寄言同心客,屈曲聊以陈。
江月湛清夜,皎日当及晨。
阴晖复阳曜,照见离别人。
借问远行客,何为轻青春。
答云有所以,边塞多风尘。
男儿急君父,时世良苦辛。
心高悲俗缘,义重辞所亲。
佳人收泪拜,脱钗致慇勤。
功名千古义,情昵一日新。
君行为邦国,何须恋妾身。
携朋出郭,正疏风迎面,满襟秋绪。
衰草黏天迷望眼,一碧更无今古。
老柳长堤,残荷浅沼,曲径通村墅。
林梢翠湿,犹飞昨夜凉雨。
最爱梵宇玲珑,僧楼缥缈,绝好登高处。
只恨黄花消息晚,寂寞斜阳荒圃。
香绕藤轮,茶翻石鼎,静里通禅悟。
钟鱼催暝,迟回未忍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