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朋出郭,正疏风迎面,满襟秋绪。
衰草黏天迷望眼,一碧更无今古。
老柳长堤,残荷浅沼,曲径通村墅。
林梢翠湿,犹飞昨夜凉雨。
最爱梵宇玲珑,僧楼缥缈,绝好登高处。
只恨黄花消息晚,寂寞斜阳荒圃。
香绕藤轮,茶翻石鼎,静里通禅悟。
钟鱼催暝,迟回未忍归去。
携朋出郭,正疏风迎面,满襟秋绪。
衰草黏天迷望眼,一碧更无今古。
老柳长堤,残荷浅沼,曲径通村墅。
林梢翠湿,犹飞昨夜凉雨。
最爱梵宇玲珑,僧楼缥缈,绝好登高处。
只恨黄花消息晚,寂寞斜阳荒圃。
香绕藤轮,茶翻石鼎,静里通禅悟。
钟鱼催暝,迟回未忍归去。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郊游的生动画面。诗人与友人携行,步入城外,正值微风轻拂,秋意渐浓。满襟间仿佛都沾染了秋的气息,衰草连天,视线被阻,却也别有一番迷离之美。老柳依依,残荷点点,曲径通幽,引向乡村别墅,林梢间仿佛还残留着昨晚的凉雨痕迹。
诗人特别喜爱那座玲珑剔透的佛寺,僧楼在阳光下显得缥缈而神秘,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然而,诗人遗憾的是菊花的开放似乎来得太晚,使得这美好的景色中略显寂寞。斜阳下的荒芜花园,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但在这静谧之中,香气缭绕于藤轮之上,茶水在石鼎中翻滚,诗人在此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禅悟。随着钟声与鱼鸣,一天即将结束,但诗人却迟迟不愿离去,流连于这静谧而又充满禅意的世界中。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
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
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
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
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
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
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伶俐聪明,都不似、阿奴碌碌。
渐欲买、青山路隐,白云同宿。
半醉尽教乌帻堕,熟眠休管屏风触。
算人生、能有几时闲,金乌速。粗粗饭,天仓粟。
浊浊酒,天家禄。更钓鲜采薇,有何不足。
君不见当年金谷事,绿珠弄笛椒涂屋。
到而今、富贵一场空,终非福。
桐花繁欲垂,柳色澹如洗。
深谷舣行舟,匆匆春莫矣。
庐山蕨已肥,荆渚鱼正美。
提携赤藤杖,炊煮白粲米。
佳处有会心,岁月不须纪。
系船且夷犹,却待荻花水。
江平风浪澄,再与歌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