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
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
今古几兴废,山川无变更。
倚栏吟未断,拍拍又潮生。
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
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
今古几兴废,山川无变更。
倚栏吟未断,拍拍又潮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景画卷,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怀的感慨。开篇“云阙漏微照,长江得半明”写出的是一种朦胧的光线在江面上的效果,“云阙”指云雾缭绕,如同宫阙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漏微照”则是说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到江水上,只能看到半明半暗的景象。这里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更传达了一种含蓄、深邃的情感。
接着,“心随帆影远,鸥似我身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和自由自在的心境。“帆影”是指船上的帆 影,它在水面上移动,让人联想到遥不可及的远方;“鸥”是一种水鸟,它在江水中飞翔,给人一种轻盈无忧的感觉。诗人将心随着帆影飘远,将自己的身心比作那自由自在的水鸟,表达了对遥不可及之处的向往和自己渴望解脱的心情。
“今古几兴废,山川无变更”则是一种历史感和哲理思考。诗人提问历史长河中多少盛衰荣辱,而自然界中的山川却始终如一,不受世事变迁的影响。这不仅是对自然永恒性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活动暂时性的一种反思。
最后,“倚栏吟未断,拍拍又潮生”则写出了诗人在江边倚靠栏杆,吟唱着诗歌,江水随之涌动,形成了拍拍作响的声音。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创造,更通过声音的节奏,传递了一种生命力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个人情怀以及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
疏帘蝶粉,幽径燕泥,花间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轻舟泛晴渌。寻芳地,来去熟。
尚彷佛、大堤南北。望杨柳、一片阴阴,摇曳新绿。
重访艳歌人,听取春声,犹是杜郎曲。
荡漾去年春色,深深杏花屋。东风曾共宿。
记小刻、近窗新竹。旧游远,沈醉归来,满院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