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六》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其六》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时节清明过,溪山晴霁初。

出游偕妇子,相识半樵渔。

稼穑归宁遂,经纶计已疏。

渊明至穷约,三径亦吾庐。

(0)
注释
时节:指清明节。
晴霁:雨过天晴。
偕:一起。
妇子:妻子和孩子。
樵渔:打柴和捕鱼的人。
稼穑:农业劳动。
归宁:回家省亲。
经纶: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穷约:贫困简朴。
三径:古代隐士住处,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吾庐:我的居所。
翻译
清明节已经过去,溪谷山峦在雨后放晴。
我们全家出游,一半是农夫一半是渔夫,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农事完毕后回家团聚,政事的筹划暂时放下。
陶渊明即使生活困顿,他的简朴生活也像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出游和田园生活的诗句。诗人通过“时节清明过,溪山晴霁初”设置了一个鲜明的季节背景,表达了对美好天气的享受和赞美。“出游偕妇子,相识半樵渔”则展示了家庭温馨的一幕,诗人与家人一同外出,与樵夫(打柴的人)交往相处,体现了一种平淡而真挚的生活状态。

“稼穑归宁遂,经纶计已疏”表明了农业生产的丰收和生活的安稳,"稼穑"指谷物,“经纶”可能是织布用的经线,这里的意思是农业和手工艺都有了成果。"计已疏"则是说这些产品已经足够使用,暗示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渊明至穷约,三径亦吾庐”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满足。“渊明”可能指的是深邃的智慧或道德修养,“至穷约”则是说这种追求到了极致,而“三径”则是指隐逸生活中的小路,“吾庐”是诗人自己的居所。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和精神宁静的生活理念。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0)

寄和州刘使君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0)

幽栖

野人自爱幽栖所,近对长松远是山。

尽日望云心不系,有时看月夜方闲。

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辽海若思千岁鹤,且留城市会飞还。

(0)

白云山

万叠巉岩一径开,中间空洞白云堆。

阳坡草软人稀到,惟有青猿曝背来。

(0)

初秋夜坐二首·其一

夜深庭院寂无声,明月流空万影横。

坐对荷花两三朵,红衣落尽秋风生。

(0)

崆峒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