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清明过,溪山晴霁初。
出游偕妇子,相识半樵渔。
稼穑归宁遂,经纶计已疏。
渊明至穷约,三径亦吾庐。
时节清明过,溪山晴霁初。
出游偕妇子,相识半樵渔。
稼穑归宁遂,经纶计已疏。
渊明至穷约,三径亦吾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出游和田园生活的诗句。诗人通过“时节清明过,溪山晴霁初”设置了一个鲜明的季节背景,表达了对美好天气的享受和赞美。“出游偕妇子,相识半樵渔”则展示了家庭温馨的一幕,诗人与家人一同外出,与樵夫(打柴的人)交往相处,体现了一种平淡而真挚的生活状态。
“稼穑归宁遂,经纶计已疏”表明了农业生产的丰收和生活的安稳,"稼穑"指谷物,“经纶”可能是织布用的经线,这里的意思是农业和手工艺都有了成果。"计已疏"则是说这些产品已经足够使用,暗示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渊明至穷约,三径亦吾庐”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满足。“渊明”可能指的是深邃的智慧或道德修养,“至穷约”则是说这种追求到了极致,而“三径”则是指隐逸生活中的小路,“吾庐”是诗人自己的居所。这两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和精神宁静的生活理念。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