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原山三叠前韵》
《青原山三叠前韵》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久欲逃禅机不逢,葛藤满地竟谁从。

未知临济因何棒,那用罗㬋第二钟。

溪上草深逢雨霁,岩头花落报春慵。

暂来忽去频年事,舌在休疑学老龙。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禅悟的追求与理解。首联“久欲逃禅机不逢,葛藤满地竟谁从”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但又感叹于现实中的种种羁绊,难以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颔联“未知临济因何棒,那用罗㬋第二钟”借用禅宗公案,以临济棒喝和罗㬋第二声钟的典故,暗示了在禅悟过程中,外在形式与内在体验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直接体悟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依赖于外在仪式或教条。

颈联“溪上草深逢雨霁,岩头花落报春慵”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生动画面,雨后的溪边草木葱郁,春花飘落,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是对生命短暂与流转的隐喻。这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也引发了对人生短暂与禅悟时机的思考。

尾联“暂来忽去频年事,舌在休疑学老龙”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禅悟过程中的短暂与永恒、行动与静观的思考。在频繁的来去之间,时间仿佛变得模糊,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洞察。最后以“舌在休疑学老龙”收尾,意在提醒读者,真正的智慧与领悟,不应停留在言语表面,而应深入内心,如同老龙般深邃而内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禅宗哲理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解脱过程中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祈雨二首·其一

折腰为米颜常腼,负耒躬耕意自甘。

积谷千牛多骨相,年年祷雨到云庵。

(0)

昔从戎南郑日范西叔为予书小卧屏今三十有八年矣怅然有怀

梁州风月今何在,每忆朋俦泪溅裾。

戎幕已如它世事,素屏犹对故人书。

(0)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其一

气盖冰霜劲有馀,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0)

恍惚吟

恍惚阴阳初变化,氤氲天地乍回旋。

中间些子好光景,安得功夫入语言。

(0)

金玉吟

良金美玉信难偕,好物其来最受埋。

盗蹠免兵非积善,仲尼无土反成猜。

中孚既若须为信,无妄因何却有灾。

莫若致之为外事,心源可乐是昭回。

(0)

春山雨中闻笛

馀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

箬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

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

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