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淹时令,衡茅生事微。
杜门宜病骨,小妇改春衣。
卧起琴书润,阶墀卉物肥。
笔床閒简点,移避燕巢泥。
梅雨淹时令,衡茅生事微。
杜门宜病骨,小妇改春衣。
卧起琴书润,阶墀卉物肥。
笔床閒简点,移避燕巢泥。
这首诗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与诗人细腻的生活感受。首句“梅雨淹时令”,以“淹”字生动地表现了梅雨季节雨水连绵不绝的特点,仿佛时间也被雨水所淹没。接着,“衡茅生事微”一句,通过简陋的衡茅屋舍和微薄的生活物资,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朴素与艰辛。
“杜门宜病骨”一句,诗人选择闭门不出,或许是因为身体不适,也可能是为了避开湿气,体现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而“小妇改春衣”则反映了季节更迭,小妇为适应天气变化而更换衣物的情景,生活细节中透露出一丝温馨。
“卧起琴书润,阶墀卉物肥”两句,诗人将自己沉浸在琴棋书画的世界中,享受着书籍带来的滋润,同时观察到庭院中的花草在雨水的滋养下更加茂盛,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跃然纸上。
最后,“笔床閒简点,移避燕巢泥”描绘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忙碌之余,也不忘整理笔床,保持文房四宝的整洁,同时注意到燕子巢穴因雨水而可能产生的问题,显示出他对周围环境的细心观察与照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环境变化时的从容态度,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对自然界的敏感感知,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春阳恰照空园,晓莺啼倦残红冷。
芳魂无据,冰帘斜扑,乱抛芳径。
力弱丝游,心疏蝶过,召还烟景。
问余春未远,悠扬何事,依然就,风中影。
门外晚寒犹逞。正无聊、断肠人醒。
新巢燕子,衔来尚湿,小楼初暝。
露重晨留,泥香夜葬,沾衣微省。
更一溪、暗水吹成罨画,绣萍千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