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今朝十五日,烟霞病叟有遐思。
九秋到此平分处,百岁于吾强半时。
好月照怀何皎皎,西风吹鬓且丝丝。
生平肮脏知何处,且对清光酌一卮。
八月今朝十五日,烟霞病叟有遐思。
九秋到此平分处,百岁于吾强半时。
好月照怀何皎皎,西风吹鬓且丝丝。
生平肮脏知何处,且对清光酌一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的独特心境与感受。首句“八月今朝十五日”点明了时间背景,即中秋佳节,一个团圆与赏月的时刻。接着,“烟霞病叟有遐思”,诗人以“病叟”的自况,透露出一种虽身体欠佳但心灵却能遨游于广阔天地间的超然态度。
“九秋到此平分处,百岁于吾强半时。”这两句将季节与人生进行对比,九月是秋季的中间,象征着一年的中点;而“百岁于吾强半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反思,即已过半生,余下的岁月虽不多,但仍应珍惜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好月照怀何皎皎,西风吹鬓且丝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象,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诗人的心怀,西风轻拂着他的鬓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静。
“生平肮脏知何处,且对清光酌一卮。”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顾与反思,或许曾经有过种种纷扰与不快(“肮脏”),但在这一刻,他选择放下这一切,面对清朗的月光,以一杯酒来庆祝和感恩。这种放下与释怀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