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于僧壁·其二》
《下元日朝谒回与李秉文冒雪过承天寺因题二诗于僧壁·其二》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僧炉有令禁触火,袖手指直冻欲堕。

瓶暖微闻蚯蚓鸣,客寒对作橐驼坐。

叩钟击鱼呼众起,持钵分糜救晨饿。

一参木佛古因缘,试举丹霞有何过。

(0)
注释
僧炉:僧人的炉子。
令禁:规定禁止。
触火:接触火焰。
袖手指:袖子里的手指。
冻欲堕:冻得几乎掉落。
瓶暖:热水瓶中的温暖。
微闻:微弱地听到。
蚯蚓鸣:蚯蚓发出的声音。
客寒:客人寒冷。
橐驼坐:像骆驼一样蜷缩。
叩钟:敲钟。
击鱼:敲击水面捕鱼。
呼众起:召唤众人。
持钵:手持饭碗。
分糜:分发粥食。
晨饿:清晨的饥饿。
一参:一次参拜。
木佛:木制佛像。
古因缘:古老的传统或传说。
丹霞:丹霞大师(唐代禅师)。
有何过:有什么过错。
翻译
僧人炉边有严格的规定,禁止触碰火焰,手指冻得几乎要掉下来。
热水瓶中温暖的气息微弱地传来蚯蚓的鸣叫,客人寒冷得像骆驼一样蜷缩着身体。
敲钟声中召唤大家起身,他手持饭碗分发粥食,救济清晨饥饿的人们。
在古老的木佛前参拜,试着举起丹霞大师的行为有什么过错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生活情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以“袖手指直冻欲堕”形象化地表达了严寒的气候,同时又通过“瓶暖微闻蚯蚓鸣”展现出僧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仍有温暖可寻。"客寒对作橐驼坐"则是诗人以客观的角度,叙述僧人在严寒中的静默与孤独。

接下来的“叩钟击鱼呼众起,持钵分糜救晨饿”展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慈善行为,这不仅体现了佛教的修行,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赞美。最后,“一参木佛古因缘,试举丹霞有何过”则是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高僧丹霞,并以此询问自己的修为是否有所欠缺,这既表现了诗人的自省,也体现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佛教因缘和修行的提问,展现出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个人内在世界的探索。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知命弟观音赞

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

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

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

南无黄居士,具足神通力。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观音。

瞿唐风浪中,归命施无畏。

一人自归依,诸人皆解脱。

(0)

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

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

风烟二十年,花竹可迷藏。

九衢流车马,相值各匆忙。

岂有道边宅,静居如宝坊。

幅巾延客酒,妙歌小红裳。

主人有班缀,衣拂御炉香。

常恐鷤鴂鸣,百草为不芳。

故作龟曳尾,颇深漆园方。

初开蜗牛庐,中置师子床。

买田宛丘间,江汉起滥觞。

今此百亩宫,冬温夏清凉。

身閒阅世故,宇静发天光。

安肯声利场,牵黄臂老苍。

张侯笔瑞世,三秀丽斋房。

作诗盛推赏,明珠计斛量。

扫花坐晚吹,妙语益难忘。

重游樊素病,捧心不能妆。

来日犹可追,听我歌楚狂。

(0)

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

小虫心在一啄间,得失与世同轻重。

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斲轮如此用。

(0)

戏书秦少游壁

丁令威,化作辽东白鹤归,朱颜未改故人非。

微服过宋风退飞,宋父拥彗待来归,谁馈百牢鸲鹆妃。

秦氏乌生八九子,鸦乌之兄毕逋尾。

忆炊门牡烹伏雌,未肯增巢令汝栖。

莫愁野雉疏家鸡,但愿主人印累累。

(0)

寄题莹中野轩

开轩城市如村落,人似往时陈太邱。

暄景半窗行野马,雨寒疏竹上牵牛。

平生江海心犹在,退食诗书吏罢休。

□□□□□□力,必知耆旧想风流。

(0)

急雪寄王立之问梅花

红梅雪里与蓑衣,莫遣寒侵鹤膝枝。

老子此中殊不浅,尚堪何逊作同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