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寒泉穴,净若镜面平。
熨齿敲冰冷,贮瓶微玉声。
傍有野鹿迹,上啼林鸟清。
何由一往挹,况复方病醒。
山头寒泉穴,净若镜面平。
熨齿敲冰冷,贮瓶微玉声。
傍有野鹿迹,上啼林鸟清。
何由一往挹,况复方病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二)寒穴》,描绘了山中一处清冷而宁静的景象。首句“山头寒泉穴”点出地点,接着“净若镜面平”形容泉水清澈如镜,水面平静。诗人进一步通过“熨齿敲冰冷”来感受泉水的冷冽,仿佛能听见“贮瓶微玉声”,这是形容倒水时瓶中的水声清脆悦耳。
“傍有野鹿迹,上啼林鸟清”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细节——野鹿的足迹和林鸟的清鸣,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静谧。最后,“何由一往挹,况复方病醒”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这山水,但因病体未愈,只能遗憾地想象而不能亲自去汲取的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间寒泉的静美画面,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