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谷中云,独往仍独归。
何来九皋鹤,相悦还相依。
清风振清响,白雪为毛衣。
岁时或一至,徘徊啄荆扉。
我生澹无营,散诞不言非。
君具霄汉翮,览德扬其辉。
缓者佩以弦,急者佩以韦。
各当行所是,勿谓知音希。
亭亭谷中云,独往仍独归。
何来九皋鹤,相悦还相依。
清风振清响,白雪为毛衣。
岁时或一至,徘徊啄荆扉。
我生澹无营,散诞不言非。
君具霄汉翮,览德扬其辉。
缓者佩以弦,急者佩以韦。
各当行所是,勿谓知音希。
这首诗《答戴桐侯》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创作。全诗以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友情、品德与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亭亭谷中云,独往仍独归”,描绘了一幅山谷间云雾缭绕、自由飘逸的画面,隐喻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纯洁而独立的友谊。接着,“何来九皋鹤,相悦还相依”通过鹤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友谊的和谐与亲密。
“清风振清响,白雪为毛衣”两句,以清风与白雪象征友情的纯净与高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默契与理解。接下来,“岁时或一至,徘徊啄荆扉”则以季节更替和鸟儿啄食的动作,表达了友情虽偶有疏离,但终会重聚的温馨与期待。
后半部分,诗人以“我生澹无营,散诞不言非”自述,表明自己淡泊名利、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对友人提出了期望:“君具霄汉翮,览德扬其辉”。这里,霄汉翮比喻友人拥有远大的理想与高尚的品德,希望他能像展翅高飞的鸟儿一样,以其美德照亮他人。
最后,“缓者佩以弦,急者佩以韦。各当行所是,勿谓知音希”则是对友情的总结与祝愿。弦与韦分别代表缓慢与急促,寓意在不同情境下,朋友应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追求各自的人生道路,不必担心知音难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品德与人生追求的探讨,展现了陈恭尹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爱朱夫子,处世无戚欣。
渊明不可见,幸哉有斯人。
奈何不苟合,进用苦无因。
夫子于此道,妙处固已臻。
尚欲传后学,使闻所不闻。
顾我景慕久,愿见亦良勤。
第恨隔千里,无由往卜邻。
安得缩地杖,一到建溪滨。
方欣秋气爽,庭户生凉飔。
俄然毛骨冷,霜露侵人衣。
乍霁还可喜,领客登翠微。
犹有篱下菊,不见园中葵。
徘徊视景物,似与人俱衰。
幸有杯中物,何妨时一挥。
人生得行乐,老去未为迟。
宋玉犹未老,何事苦多悲。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