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砺三首·其一》
《八砺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黄道霾阴昼蚀光,野浮冤气白冥茫。

世无圣主天应哭,时有忠臣国不亡。

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

(0)
翻译
日光被黄道上的尘埃遮蔽,白天仿佛被阴霾侵蚀,野外弥漫着冤屈的气息,一片迷茫白茫茫。
世间如果没有圣明的君主,苍天似乎也在哭泣,但只要有忠诚的大臣,国家就不会灭亡。
面对万千刀剑加身,他始终坚韧不屈,忠诚铭记在心,怎能轻易忘记。
不要嫌我反复陈说,这都是因为我内心对公正的渴望,说到痛心之处使我肝肠寸断。
注释
黄道:古人认为太阳运行的轨迹称为黄道,这里指代天空。
霾阴:尘埃遮蔽的日光,形容天色昏暗。
冤气:指冤屈不平之气。
冥茫:形容迷茫、看不清楚。
圣主:品德高尚、英明的君主。
忠臣:尽忠职守的臣子。
万刃攒身:比喻遭受极大的困难或危险。
铭骨:刻骨铭心,深深记在心里。
叨叨说:反复述说。
肤公:公正无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日食时天空昏暗、气氛压抑的景象,"黄道霾阴昼蚀光"形象地展现了日食时太阳被遮蔽的场景,"野浮冤气白冥茫"则寓言了社会不公和冤气弥漫。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认为如果没有圣明君主,上天也会为之哭泣,"世无圣主天应哭"揭示了对统治者德行的期待。

接着,诗人强调即使在艰难时刻,忠臣依然存在,"时有忠臣国不亡",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敬仰,认为他们的存在是国家延续的希望。"万刃攒身终莫变,一诚铭骨岂能忘",通过比喻,赞美了忠臣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忠诚。

最后,诗人恳切地表示,尽管他的谏言可能显得重复,但出于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休嫌重复叨叨说,未奏肤公正断肠",表达了他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和为国事忧虑至极的心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郑思肖作为宋末元初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坚守。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应天长慢

梅花初放,一点暗红,东风吹遍幽树。

瘦影嫣香无数。飘零向何处。年华换,芳信误。

又惹起、别离心绪。翠帘卷,深院黄昏,独自延伫。

眼底甚光阴,小阁疏灯,懒写旧词句。

犹记兰闺分咏,迢迢听春雨。今宵里,魂梦阻。

漫闭了、绿窗细数。画桥远,哪里人家,笛韵凄楚。

(0)

长亭怨慢

莫吹尽、枝头花片。试剩残红,待侬归见。

蝶舞蜂喧,燕嗔莺诧倍零乱。

问春不语,空拍得、阑干遍。

碧树纵多情,也只说春深春浅。翠钿。

谩云鬟半亸,柳絮乱飞空院。

芳华易歇,算便把、绣帘轻卷。

便洒出、万点湘斑,总难把、蕉痕都展。

怪昨夜姮娥,偏照年时人面。

(0)

如梦令

贪看枝头红动。飞到愁边如共。

回首断桥烟,是处画阑朱栋。如梦。

如梦,借陈好风吹送。

(0)

如梦令.和韵

昨夜雨添春重。滴到眉端愁动。

剪剪海棠风,一点残灯红弄。如梦。

如梦,梦里心儿还捧。

(0)

蝶恋花.闺情

随意拈毫消永昼。兜里愁心,怎奈眉峰皱。

时节落花人病后。重帘不放东风透。

镜里年来非是旧。绿暗红稀,人亦成春瘦。

一夜无情风雨骤。呢喃燕子如私咒。

(0)

木兰花慢

出门揩倦眼,问春事,可谁酬。

正拂帽烟丝,沾衣润绿,双桨微沤。

红楼,乍寒乍冷,怕开帘人被落花羞。

惊蝶难寻旧影,暮莺如咽枝头。沧州,怅惘前游。

江海别,几经秋。傍斗牛北望,山颦水怨,日淡云收。

东流,送春万里,向津桥人静忽沉忧。

梅雨清和近也,白騧曾许迟留。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