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七》
《和陶咏贫士七首·其七》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入仕已四纪,把麾还六州。

曾未见县令,有若渊明俦。

稍屈便引去,高致更风流。

醉卧衡门下,曾无寒饿忧。

独抱千金璧,未许人轻酬。

声名传不朽,千古仰前修。

(0)
翻译
我已经做了四十多年官,管理过六个州的事务。
从未见过像陶渊明那样的县令,如此超凡脱俗。
稍微受到一点委屈就离开,高尚的情操更显风雅。
在简陋的门下畅饮沉醉,从不担忧饥饿寒冷。
独自拥有珍贵的品质,绝不轻易被人轻易换取。
名声流传永垂不朽,后世永远敬仰那些前辈的德行。
注释
仕:做官。
纪:十年为一纪。
麾:指挥权。
县令:县级地方官员。
渊明:陶渊明(东晋隐士)。
俦:同类,同伴。
屈:委屈。
引去:离职。
高致:高尚的情操。
衡门:简陋的门。
寒饿:饥饿寒冷。
千金璧:极珍贵的品质。
轻酬:轻易换取。
声名:名声。
不朽:永垂不朽。
前修:前辈的德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上的经历与感慨。"入仕已四纪,把麾还六州"表明诗人已度过四个时期(可能是指四季或四年),而现在手持官印准备返回六州。此处展现了诗人的仕途生涯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曾未见县令,有若渊明俦"表达了对理想中清廉贤能地方官员的向往,渊明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良吏,如包拯、姜伯堪等,他们不仅能力出众,更是品行端正。诗人虽未亲见,但心向往之。

"稍屈便引去,高致更风流"则描述了在仕途中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够保持高洁的志趣,不为世俗所动摇,这种超然物外的品格更显得风流倜傥。

"醉卧衡门下,曾无寒饿忧"则是对个人生活的一种写照。即使在官场中,也能不为寒冷和饥饿所困扰,偶尔沉浸于酒精的温暖之中,这也许是诗人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逃避。

"独抱千金璧,未许人轻酬"此句表明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心中仍坚守着自己的操守和信念,不为外界所诱惑,也不轻易做出承诺或交易。

最后的"声名传不朽,千古仰前修"则是对个人声誉的一种展望,希望自己能够留下不朽的声名,让后世铭记。这里的“前修”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圣贤之人,他们的德行和成就被后世所追崇。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仕途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个人操守与品格的坚持。这不仅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某些现实,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积翠岩

翠岩隐玄龛,苔径无鸟迹。

不见煮茶烟,那知有禅客。

(0)

题竹

帝子潇湘渚,乘弯袅袅边。

可怜江上竹,犹带古时烟。

(0)

赠薛生季德

棠花庭下见斑衣,年少清才世所稀。

三凤旧闻鸣菶菶,季騧今复景騑騑。

郗林丹桂开芉省,唐苑缃桃近琐闱。

琢玉惭予非哲匠,泥金迟尔到渔矶。

(0)

绿竹亭为李前渠赋·其一

高人爱竹真成癖,万竹亭前竹万竿。

风伯倚声添䬃爽,月娥分影映檀栾。

扫天绿粉晴犹湿,拂地清霜暑亦寒。

莫遣儿童摧锦箨,成巢结实待栖鸾。

(0)

寄毛用成给事

别后追酬送别诗,石头城里是相思。

屡闻高议归青琐,曾颂新声满玉墀。

坐隐曾留王质斧,好奇能寄李邕碑。

崇霞台上频南望,冀北花开雁去迟。

(0)

寄袁子变

半豹才名真自许,元龙豪气更谁降。

堂前剑客呈鸦九,屏后琴姬拥凤双。

贳酒十千倾玉瀣,呼卢百万倒银釭。

举头望月沉珠浦,携手何时濯锦江。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