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郡十五绝又以诗见寄属痰眩未能一一次韵且和二篇以谢·其二》
《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郡十五绝又以诗见寄属痰眩未能一一次韵且和二篇以谢·其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0)
翻译
一直以来在郑公的故乡做官,每次清闲出游都倍感光彩。
江边倚着栏杆,天空与水面连成一片,湖畔停靠着船只,四周林木参天。
眼前的景色都适合吟诗作赋,心中却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山山水水。
回到小西湖就更美好了,观赏鱼儿何需去远方的棠棣花海。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宦:做官。
郑公乡:指郑公的故乡。
清游:清闲出游。
坐有光:感到光彩。
凭栏:倚着栏杆。
天一色:天空与水面连成一片。
舣棹:停船靠岸。
木千章:树木众多。
眼前景物:眼前的景色。
俱:都。
赋:吟诗作赋。
心著:心里记挂着。
家山:家乡的山山水水。
归到:回到。
小西湖:指某个小西湖。
更好:更美好。
观鱼:观赏鱼儿。
何必:何需。
远如棠:像远方的棠棣花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郑公乡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对远方家山的思念之情。开篇“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郑公乡的熟稔和每次游历时都能感受到一种明亮的灵光,这种描述不仅表达了景色美丽,更隐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站在江边的栏杆上,看见了天与水之间几乎无缝隙的一体化,而湖边的树木则如同千篇论文一样,各具特色。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多样性。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受。所有眼前的景色都值得被吟咏,但即便如此,诗人的心中依然牵挂着远方的家乡山川。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一种深情的流露。

最后,“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两句,则转向了对未来行动的憧憬。诗人表示回到小西湖将会更加愉悦,而观赏水中的鱼儿,也不需要走得太远去寻找像“棠”一样神秘的境界。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期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以及他对于家乡、自然与生活的深切理解和热爱。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答陈虞山

姑苏江口怀君地,梦里分明数往还。

罢药焚香开旧卷,小亭终日对虞山。

(0)

秋兴·其二

秋风昔伴逐臣回,此日逢秋意转哀。

贝锦有言䜛巷伯,黄金无梦到燕台。

土阶步月青藜杖,草阁看花浊酒杯。

垂老光阴吾愿足,补天自有出群才。

(0)

题山水画障

断岸横舟山日阴,人家散居枫树林。

江烟万里破孤暝,江波倒影天沈沈。

短渚长沙渺无极,木叶吟风动萧瑟。

惊凫历乱飞尽空,坐见遥岑送秋碧。

(0)

武夷回宿护国寺

九曲循溪下,长桥卧彩虹。

客怀怜蟋蟀,秋意在梧桐。

古寺钟初定,虚窗日正中。

翻然动归思,新水送孤篷。

(0)

寿杨碧川先生叔母

莱妻陶母任称贤,曾似夫人乐事全。

地隔蓬瀛才一水,眼看簪笏巳三传。

儿童也解歌麟趾,天地从教醉鹤年。

好酿碧川供寿酒,南薰岁岁醉华筵。

(0)

西园

买园聊得地,日涉未嫌多。

石磴临丹井,云崖网碧萝。

草亭孤屿际,潭水下岩阿。

客至还觞咏,那知鬓发皤。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