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天行速,瑶图睿览纡。
万方归贡篚,四海混车书。
问道回轩驾,巡方奉舜舆。
非熊如入梦,能载渭川渔。
黄道天行速,瑶图睿览纡。
万方归贡篚,四海混车书。
问道回轩驾,巡方奉舜舆。
非熊如入梦,能载渭川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创作的《闻大驾南巡恭赋(其二)》。诗中,诗人以黄道运行和天文图象开篇,象征着天命所归和皇帝的神圣使命。"瑶图睿览纡"表达了皇帝深思熟虑、广纳贤良的智慧。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万国来朝、贡品汇集的宏大场景,以及四海之内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
"问道回轩驾,巡方奉舜舆",通过赞美皇帝的圣德和巡狩四方,体现了儒家的仁政理念,将皇帝比作古代贤君舜帝,乘坐着象征公正的车辆出行。最后两句"非熊如入梦,能载渭川渔",引用典故,寓意皇帝的英明犹如周文王梦见非熊,预示着国家将有贤才辅佐,如同周文王在渭川遇到姜子牙,隐喻此次南巡将带来人才的涌现和治世的繁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歌颂了皇帝的威仪与仁德,展现了明朝时期对皇权的尊崇和对盛世的期待。
南国霜常晚,初冬叶始红。
旷怀牛屋下,美睡雨声中。
沮水忆浮马,嶓山思射熊。
何由效唐将,八十下辽东。
我本高阳徒,平生意气凌清虚。
词锋即日未见试,壮年束手来穷途。
蛟龙岂是池中物,风雨不来狂不得。
五都年少莫相猜,鸾凰鸡犬非朋侪。
志士抱全节,愚下焉复知。
宁作鸾凤饥,不为鸡犬肥。
君不见淮阴汉将未逢时,市人颇解相轻欺。
又不闻宣尼孜孜救乱治,厄宋围陈亦何已。
往者尚有然,余生勿多耻。
休誇捷给饶声光,莫以柔滑胜刚方。
我爱前贤似松柏,肯随秋草凋寒霜。
道在康民致尧禹,岂要常徒论可否。
兴来转脚上青云,何必羸驴苦相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