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理想中的理想君主或官员,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关心民生疾苦,努力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理想政治生活的向往。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表达了君主或官员在遇到百姓时,不是以权势相待,而是以平和之心,带来特别的喜悦。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则描绘了治理国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每个月份都有其特定的政治活动和管理。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表明作者强调领导者应当与民众共同治理国家,不应忘记对贫困和疾病的关怀。
诗中还提到了教育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通过观察土地中的水脉、星象以及农时,展现了对农业生产的关注。
"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描绘了谷物生长的情景,而"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则是对田间景象的细腻描写。
最后几句"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政治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和谐、公平与关怀民众的理念。
内园羯鼓催春风,回环转佩声丁东。
银笼高坰百枝火,满树梧桐明月中。
芙蓉舞困霓裳薄,重叠春寒护帘幕。
伊州初换锦屏空,十二峰头楚云落。
葡萄消渴樱桃小,一骑红尘报春晓。
荔枝风味不禁酸,分与窗前雪衣鸟。
回首渔阳促战鞍,秋风秋雨满秦关。
谁知按尽梨园谱,都是当时《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