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绕轩居,清素聊自爱。
虽无桃李颜,不改冰霰态。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
倏然三径幽,凝碧如有待。
种竹绕轩居,清素聊自爱。
虽无桃李颜,不改冰霰态。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
倏然三径幽,凝碧如有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诗人以“种竹绕轩居”开篇,营造出一种清雅的生活氛围。接着,“清素聊自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朴生活的喜爱与满足。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桃李的艳丽与自己的“冰霰态”,强调了自己品格的高洁与坚韧。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孤松独立,四季如一,象征着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松树依然保持着寒冷的气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保持着内心的冷静与坚定。
最后,“倏然三径幽,凝碧如有待”,描绘了一片幽静的景象,碧绿的颜色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里的“三径幽”可能暗喻着诗人的隐逸生活,而“凝碧如有待”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同时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白云深处碧波环,诗谶无端落此间。
回首古桥衰柳断,伤心小院野花殷。
魂归月黑疑儋耳,鹘没天低忆故山。
直接岷江溪水是,瓣香袅袅泪潺潺。
易水悲歌动天地,荆卿入秦为燕使。
秦王尊礼设九宾,殿间顾笑旁无人。
于期之头奉上殿,血光直射秦王面。
取持《督亢》色仓皇,咄哉年少秦舞阳!
图穷不觉见匕首,秦王睨之环柱走。
荆卿不得刺秦王,无且在殿提药囊。
为谋不成实天意,祖龙胆落荆卿死。
一死可以报太子,君不见沙丘之椎亦如此。